[发明专利]SOP电子记录系统及其开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165.9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二十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王***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op 电子 记录 系统 及其 开发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P电子记录系统及其开发方法,SOP电子记录系统包括数据库和工单记录器。数据库为XML数据库。工单记录器设置有多种工单模板,各工单模板以XML数据格式存储于数据库中。各工单模板用于供用户建立工单记录,每个工单记录以XML数据格式存储于数据库中。由于工单记录器在运行工单模板时的数据表示和数据库中的持久化数据表示均采用一致的XML数据格式,基于XML数据格式文件的易读性、自解释性、结构可扩展、标签可自定义等特性,用户能够将工单记录器呈现的工单记录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工单记录进行对比,由此便于进行系统验证;由于工单记录器与数据库之间无需任何数据转换与变更、数据库中也没有多余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OP电子记录系统及其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对生产质量活动的执行过程(SOP)与结果进行记录,保证全过程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数据可靠性),是一些行业监管法规中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化系统的优势被逐渐认识,电子记录取代纸质记录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现行的电子记录系统通常会遇到开发成本高、实施周期长和后期扩展与变更极不灵活方便的瓶颈。
主要原因是,现行电子记录系统开发通常基于的经典三层架构,在每一层都赋与了开发人员极大的自由度,包括前端展示层、中间业务逻辑层和后端数据持久层。这使得在系统开发和变更过程中,极易引入数据可靠性风险,却在经典三层架构体系内得不到有效控制。比如,中间业务逻辑层对后端数据持久层的完全控制,很容易引入开发人员干扰数据风险,而系统的权限配置对此却无法有效控制;再比如:三层之间固有的数据变换,让用户很难直观地确认前端所见到数据就是后端所存储的数据,使得开发方和管理方都要花费很高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去落实法规所要求的风险评估、系统验证和数据可靠性控制等管理责任。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OP电子记录系统及其开发方法,其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可靠性,不仅便于用户进行系统验证、还大幅度降低了系统开发和运维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P电子记录系统,其包括数据库和工单记录器。所述数据库为XML数据库、并通信连接于所述工单记录器。所述工单记录器设置有多种工单模板,且所述多种工单模板以XML数据格式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各工单模板用于供用户选择并建立对应的工单记录,且建立出的每个工单记录以XML数据格式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SOP电子记录系统中,所述SOP电子记录系统还包括用户管理器,所述用户管理器用于设置用户以及为用户分配业务角色。各工单模板配置有访问权限,所述访问权限用于对工单模板上的工单记录进行基于用户业务角色的访问控制。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SOP电子记录系统中,所述SOP电子记录系统还包括记录处理服务器,所述记录处理服务器通信连接于所述工单记录器。所述记录处理服务器设置有多种数据流程模型,各数据流程模型在启用时读取对应的工单记录并对该工单记录中的工单数据进行数据流程处理,且所述数据流程处理结果上传至所述工单记录器中。所述工单记录器将所述数据流程处理结果直接推送给用户或以XML数据格式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SOP电子记录系统中,所述记录处理服务器通过所述工单记录器与所述数据库间接通信连接。或者,所述记录处理服务器以只读形式与所述数据库直接通信连接。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SOP电子记录系统中,所述用户包括人员用户和程序用户。所述访问权限包括第一权限和第二权限,所述第一权限用于对工单模板上的工单记录进行基于人员用户的业务角色访问控制,所述第二权限用于对工单模板上的工单记录进行基于程序用户的业务角色访问控制。对于赋予同一角色的人员用户和程序用户,所述第二权限不大于所述第一权限。各数据流程模型在启用时通过对应的程序用户读取对应的工单记录并对该工单记录中的工单数据进行数据流程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二十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二十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1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