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射线管及X射线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4892.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赖登先;陈健;王宗宝;陆霁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众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14 | 分类号: | H01J35/14;H01J35/06;H01J3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管及X射线成像系统,所述X射线管包括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包括第一聚焦槽、设置在第一聚焦槽的底部的第二聚焦槽、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焦槽中的阴极灯丝,所述阳极包括散热件和设置在散热件上的阳极靶,所述阳极靶与所述第一聚焦槽相对设置,所述X射线管还具有穿过所述阳极靶的虚拟的聚焦轴,当所述X射线管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阴极发射的电子束沿所述聚焦轴所在的直线向所述阳极移动,使得所述电子束与所述阳极靶发生碰撞。本发明提供的X射线管及X射线成像系统无需减小阴极灯丝即可获得小焦点,并且为使用更大功率、更大尺寸的阴极灯丝提供了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X射线管及X射线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X射线成像系统在工业和医疗领域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工业上可用来对材料进行无损检测;用于医疗领域时,能够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扫描,扫描结果能够辅助医生作出诊断,甚至往往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在脑科、骨科、牙科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用有效焦点的规格大小来衡量X射线成像系统的性能。电子撞击阳极靶的面积大小称为X射线产生时的实际焦点,实际焦点在X射线的主射出方向的投影称为X射线产生时的有效焦点,有效焦点(以下简称为焦点)的规格越小,则性能越好。但现有技术中,得到小焦点比较困难,需要减小阴极灯丝的尺寸;不仅如此,焦点的减小还往往伴随着一些负面效果,比如X射线管的功率必须降低,否则会造成阳极局部过度升温、缩短X射线管的寿命等后果,甚至损坏X射线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射线管及X射线成像系统,能够不必降低功率而得到更小的焦点,甚至可以用更大的功率得到小焦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射线管,所述X射线管包括:
阴极,所述阴极包括第一聚焦槽、设置在第一聚焦槽的底部的第二聚焦槽、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焦槽中的阴极灯丝,所述第一聚焦槽的深度为6.0mm~30mm,所述阴极灯丝凸出于所述第一聚焦槽的底面的部分的高度为0.03mm~0.40mm;
阳极,所述阳极包括散热件和设置在散热件上的阳极靶,所述阳极靶与所述第一聚焦槽相对设置,所述X射线管还具有穿过所述阳极靶的聚焦轴,所述阳极靶与所述聚焦轴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0°~90°;
所述X射线管具有工作状态,当所述X射线管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阴极发射的电子束沿所述聚焦轴所在的直线向所述阳极移动,使得所述电子束与所述阳极靶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X射线管还具有与所述聚焦轴垂直的虚拟平面,所述第二聚焦槽在所述虚拟平面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地与所述第一聚焦槽的底面在所述虚拟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聚焦槽的底面直径为5.0~50mm;
和/或,所述阴极灯丝的有效长度为3.0mm~12.0mm;
和/或,所述第二聚焦槽的宽度为1.0mm~5.0mm;
和/或,所述阴极到所述阳极靶的距离为8.0mm~30.0mm。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聚焦槽的深度为16.0mm~17.5mm;
和/或,所述阴极灯丝凸出于所述第一聚焦槽的底面的部分的高度为0.08mm~0.12mm;
和/或,所述第一聚焦槽的底面直径为18.5mm~19.5mm;
和/或,所述阴极灯丝的有效长度为5.5mm~6.5mm;
和/或,所述第二聚焦槽的宽度为2.3mm~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众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众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