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和图像数据融合的轨道交通主动障碍物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4853.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8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吕红强;洪天华;杜警;黄涛;熊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931 | 分类号: | G01S17/931;G01S17/8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图像 数据 融合 轨道交通 主动 障碍物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基于激光和图像数据融合的轨道交通主动障碍物检测装置,包括: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和控制主机,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分别实时采集车辆前方的点云数据和视频数据,并发送给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对接收到的点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障碍物融合检测,实现障碍物识别,并输出前方障碍物信息,障碍物信息至少包括障碍物距离和障碍物类型。本发明将视觉目标检测技术和激光雷达检测技术相融合,具体来说将两种数据进行时空同步,然后对识别结果进行逻辑判断并输出障碍物类型和位置信息。本发明的障碍物检测结果准确率高,能够适应何种环境下的障碍物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主动障碍物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激光和图像数据融合的轨道交通主动障碍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列车在运行时,需要对轨面上方突发侵入或隧道结构设备落下的障碍物进行实时检测。传统驾驶模式下一般依靠司机目视判断,但随着无人驾驶模式的引入,主动障碍物检测功能已成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基本配置。
视觉目标检测技术是排除图像或视频环境中如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在物体数量不确定、物体外观不一致的情况下找出图像或视频中的感兴趣物体,同时准确检测出它们的位置和大小。
激光雷达目标检测技术是对雷达扫描形成的庞大点云数据进行杂散点滤波、体素滤波及平面分割,得到不包含地平面的滤波后点云,再通过智能算法寻找目标物体的大小及方位。
激光雷达和相机均可实现障碍物检测,但雷达监测缺少障碍物类型信息,缺少轨道信息;相机监测缺少障碍物距离信息、障碍物具体尺寸信息。
纯相机检测方案存在一下缺陷:
1、受天气因素影响大,无法满足雨天,雾天环境下应用,恶劣天气下成像较差;
2、受光照因素影响大,光照过强或偏弱以及环境亮度快速变化时,成像效果较差;
3、相机视觉测距整个过程CPU资源消耗极大,伴随设备功耗等增加,会导致主机散热设计困难。
相机与毫米波雷达组合的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系统环境适应性,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弊端和不足:
1、毫米波雷达作为障碍物检测时,其检测范围为一个平面,无法实现三维空间内的完整检测;即使前方反馈有目标信息,也无法获知该目标的具体位置,轨道内部还是外部,空中还是地面,存在大量误报情况;
2、毫米波雷达对目标探测方向和位置反馈较差,不能精确定位障碍物;
3、行业内虽已有“3D”毫米波雷达的尝试,但其垂直方向检测角度很小,角度分辨率很低,无法真正工程化安装和检测使用。
采用低线激光雷达一定程度上可优化方案成本,但同时会导致严重的系统功能和性能缩小,导致系统无法满足项目实际使用。
1、雷达线数降低会关联降低雷达空间分辨率和雷达点云密度降低,系统无法对各种尺寸(尤其是小尺寸障碍物)和形状的障碍物进行可靠检测和识别,存在漏报风险,降低系统安全防护性能;
2、低线雷达角度分辨率大,距离一旦增加,对障碍物识别性能急剧下降,常见的32/64线雷达仅能是实现150米以内的检测,远小于标准车需求的300米及以上检测性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基于激光和图像数据融合的轨道交通主动障碍物检测装置,将雷达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融合,提高了障碍物检测的准确率。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激光和图像数据融合的轨道交通主动障碍物检测装置,包括:
激光雷达——安装于车头,实时采集车辆前方的点云数据,并发送给控制主机;
视觉传感器——安装于车头,实时采集车辆前方视频数据,并发送给控制主机;
控制主机——对接收到的点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障碍物融合检测,实现障碍物识别,并输出前方障碍物信息,所述障碍物信息至少包括障碍物距离和障碍物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电缆表面印字质量的方法及其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设备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