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哈氏蜈蚣的繁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03311.4 申请日: 2021-06-24
公开(公告)号: CN113229223B 公开(公告)日: 2022-11-22
发明(设计)人: 岳建军;杨涛;严珍 申请(专利权)人: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代理人: 高冰
地址: 666100 云南省西***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蜈蚣 繁殖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药用动物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哈氏蜈蚣的繁殖方法,本发明操作简单,繁殖步骤简单易操作,繁殖用的工具容易获得,不仅节约了饲养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缩短饲养的周期,并可以显著提高哈氏蜈蚣的成活率及子代数量,降低病死率;同时,采用本发明方法繁育出的哈氏蜈蚣,子代生物学指标优良,长势较一致,个体活跃健壮,质量良好,可达到中药材一级标准要求,一方面可为科研及药用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材料,另一方面在后续工厂化制药中有利于开展药用动物蜈蚣的规模化生态养殖,有助于药用动物蜈蚣相关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动物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哈氏蜈蚣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蜈蚣作为陆生无脊椎动物的古老成员,在世界广泛分布,其首对步足特化为颚肢,能分泌毒液,主要用于捕食及防御。蜈蚣在我国作为动物药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蜈蚣用药的记载,并将蜈蚣的药理作用归结为“有毒,味甘平,归胃经”。我国供药用的蜈蚣类动物药除中国药典收载的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外,还有哈氏蜈蚣、墨江蜈蚣、多棘蜈蚣等6个物种,这些物种都在我国不同地区作为民族药药用蜈蚣使用。

蜈蚣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主要起攻毒杀虫、祛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乳痈、凜病、皮肤顽癣、牙痛、风湿痹痛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蜈蚣的主要药效物质包括蛋白质、酶、脂肪酸等,具有调节脂代谢、降脂、增强冠脉血流量、提高免疫力、抗衰老以及镇静镇痛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蜈蚣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对部分癌症有抑制作用,蜈蚣水提取物对卵巢癌、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再如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等疾病,以及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男科疾病,且具有较好疗效。

蜈蚣毒液的成分比较复杂,不同种类的蜈蚣毒液成分药理特性有差异。而且,与其它有毒动物种类相比较,蜈蚣毒液的成分具有较显著的差异,这也是其作为重要动物药历史悠久的物质基础。其中,哈氏蜈蚣的毒液经纯化后,其毒液蛋白或多肽类物质具有多种有别于其他蜈蚣物种的药理活性,如胰蛋白酶抑制活性、血小板聚集活性、电压门控钾通道活性等。这些差异的药理作用也使得哈氏蜈蚣在生物学指标以及药理学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哈氏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dehaani Brandt)属于蜈蚣目蜈蚣科,是一种个体大、毒液量多的蜈蚣,一般个体体长在7-20cm,而在西双版纳饲养的成体体长平均可达22cm。哈氏蜈蚣在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但数量较少;调查发现,哈氏蜈蚣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优势种。在西双版纳,橡胶林下的砂仁种区分布着较多的哈氏蜈蚣,这是由于其食性复杂,可捕食软体动物(如蜗牛)和多种害虫(如蝗虫、蚱蜢、蟋蟀、金龟子等)。哈氏蜈蚣具有多元化的应用价值,从传统的中药材角度,哈氏蜈蚣可以作为重要的动物药资源;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角度,哈氏蜈蚣也可作为橡胶及砂仁种植区的优势天敌进一步开发利用,即利用其作为天敌类生物的控制剂,通过以虫治虫的原理,控制害虫。

哈氏蜈蚣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但目前哈氏蜈蚣的野生资源十分有限,远不能满足药用市场的需求。虽然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蜈蚣的数量,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关于哈氏蜈蚣人工饲养技术的相关报道。由于缺乏哈氏蜈蚣饲养的关键生物学信息和饲养技术,导致目前市场上的哈氏蜈蚣质量良莠不齐,难以达到优良蜈蚣药材的标准,从而阻碍了蜈蚣类药材的标准化生态化进程,使得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效、科学的哈氏蜈蚣繁育方法,以提高哈氏蜈蚣的繁殖质量,促进其标准化、规模化饲养进程,使其满足规范用药的标准。本专利首次研究了哈氏蜈蚣的繁殖技术,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未经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3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