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3032.8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远;李智;赵晓骏;王小毛;王良恩;毕文龙;李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船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10;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袁锦波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机构 用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包括台板以及用于支撑台板的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包括若干个支撑板以及底板,若干个支撑板呈正方形首尾连接,且支撑板连接在底板和台板之间,所述支撑板和底板上均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支撑箱体内设有冷却机构,且支撑板上连接有若干个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与冷却机构相连通,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用于吸收加热线圈散发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至冷却机构。该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采用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相配合的方式对电磁灶内进行快速冷却,且可根据温度进行调节冷却程度,防止电磁灶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设备损坏或发生火灾等情况,安全性能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灶台台面是一块高强度、耐冲击的陶瓷平板(结晶玻璃),台面下边装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台面的上面放有平底烹饪锅。其工作过程如下: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随着电磁炉技术的进步成熟,电磁炉的应用场所也变得越来越多,如在船上使用电磁灶进行食材的加热、烹调等,且其无明火,因此在船上使用也更加的安全、便捷。
但是目前船用电磁灶中并无自动监控温度并采用冷却机构对其进行安全降温的功能,一旦出现忘关电磁炉或对锅体加热时间过长的情况,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电磁炉本体的损坏以及对外界造成的影响,如锅体损坏、火灾等情况,安全性能还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带水冷机构的船用电磁灶,包括台板以及用于支撑台板的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包括若干个支撑板以及底板,若干个支撑板呈正方形首尾连接,且支撑板连接在底板和台板之间,所述支撑板和底板上均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支撑箱体内设有冷却机构,且支撑板上连接有若干个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与冷却机构相连通,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用于吸收加热线圈散发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至冷却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设于支撑板内的水冷机构以及设于支撑板外部的风冷机构,风冷机构连接在支撑板上且与支撑板平行,水冷机构用于吸收加热线圈支撑散热机构传递的热能,风冷机构用于辅助水冷机构进行散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水冷机构包括设于支撑板壁内的入水导流管道、出水导流管道以及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等距分布在入水导流管道和出水导流管道之间,入水导流管道与相邻的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之间以及出水导流管道与相邻的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之间均连接有接入式导流管道,若干个环形水流散热腔室之间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环形水流散热腔室环绕在通风孔四周,所述环形水流散热腔室的上、下端均连接有连接管道,且连接管道分别位于靠近环形水流散热腔室两端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船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庆船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3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