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2465.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颖;苏志鹏;吴琼;余飞鸥;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线 载波通信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应用于中心节点,中心节点分别与预设的集中器、多个预设的关联节点通信连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IP数据包时,根据IP数据包的接收方式确定IP数据包的类型;若IP数据包的类型为IP下行数据包,则构建应用层数据包,并通过预设的电力线发送至目标关联节点,以使目标关联节点从应用层数据包内提取IP下行报文并发送到关联的感知设备;若IP数据包的类型为IP上行数据包,则从IP上行数据包提取IP上行报文,并通过预设串口发送至集中器,以使集中器对IP上行报文进行二次封装后发送到预设的业务主站,从而更为有效地结合HPLC通信与IP层通信,提高通信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电网企业相继制定了HPLC(High-speed Power lineCommunication,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的技术规范并开始大规模采购应用HPLC的数据传输终端,以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本地通信的传输带宽,满足对用户侧电能信息日益增长的采集需求。
HPLC在通信速率较上一代的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为其应用到用电信息采集以外的业务场景提供了较宽的数据传输通道,但是,HPLC技术标准制定初衷是服务于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应用层协议规范采用了现场总线式的查询应答交互形式,与用电信息采集业务深度耦合,不利于支持基于IP通信的业务应用,限制了HPLC通信在用电信息以外的业务上的应用前景。
随着物联网和电网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基于IP层通信的新业务不断涌现,现有的HPLC通信方式无法满足IP层通信的业务需求,通信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解决了现有的HPLC通信方式无法满足IP层通信的业务需求,通信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应用于中心节点,所述中心节点分别与预设的集中器、多个预设的关联节点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IP数据包时,根据所述IP数据包的接收方式确定所述IP数据包的类型;
若所述IP数据包的类型为IP下行数据包,则构建应用层数据包,并通过预设的电力线发送至目标关联节点;所述目标关联节点用于从所述应用层数据包内提取IP下行报文并发送到关联的感知设备;
若所述IP数据包的类型为IP上行数据包,则从所述IP上行数据包提取IP上行报文,并通过预设串口发送至所述集中器;所述集中器用于对所述IP上行报文进行二次封装后发送到预设的业务主站。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IP数据包时,根据所述IP数据包的接收方式确定所述IP数据包的类型的步骤,包括:
所述当接收到IP数据包时,检测所述IP数据包的接收方式;
当所述IP数据包的接收方式为串口接收时,确定所述IP数据包的类型为所述IP下行数据包;
若所述IP数据包的接收方式为电力线接收,则确定所述IP数据包的类型为所述IP上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集中器还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业务主站发送的初始IP报文时,若所述初始IP报文的类型为二次封装报文,则删除所述初始IP报文内的IP报头,生成IP下行报文;所述IP报头为所述集中器的IP地址;
从所述IP下行报文包含的节点IP地址中获取第一比特;
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比特对应的网络识别码存在连接关系;
若存在所述连接关系,则按照所述网络识别码,采用所述IP下行报文和所述节点IP地址构建下行IP数据包,并通过所述串口发送至所述中心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