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氨酸性气与液体硫磺联合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2177.6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鑫;吴英来;张雪杰;陈英斌;徐晓燕;罗娟;李颖;孟建;张成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4;F23G5/46;F23G5/5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郑宜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酸 性气 液体 硫磺 联合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氨酸性气与液体硫磺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含氨酸性气与液体硫磺联合进行焚烧处理得到焚烧后的烟气,将焚烧后的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热量降低降烟气温度到300~400℃后,进入后续反应制取浓硫酸;所述焚烧后的烟气的组分包括SO2,SO3,O2,CO2,N2,H2O;其中SO2,浓度为10%~30%,O2含量为2%~10%;所述高含氨酸性气为含氨量为5‑20%的酸性气体。本发明通过液体硫磺的引入,提高了炉内SO2的含量,并且保证后续SO2制取硫酸催化剂对烟气中SO2的含量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性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氨酸性气与液体硫磺联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生产过程中,原料中的硫和氮经过加工过程最终形成含氨、含硫化氢的高含氨酸性气。对于低硫化氢浓度、高含氨的酸性气,如果采用克劳斯硫回收工艺, 酸性气燃烧炉温度低,不仅影响硫磺回收率,同时氨分解不完全;为使氨分完全,需要提高炉温,势必在原料酸性气中添加燃料气,这样一方面增加能耗,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由于燃料气在缺氧环境下燃烧不完全,易造成黑硫磺。因此,克劳斯硫回收工艺并不适合处理含氨较高的酸性气。当采用络合铁法处理含氨酸性气时,同样需要对进料气中NH3的含量进行控制,过高的NH3含量会导致硫磺颗粒细小,沉降效果差,过滤脱水困难。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硫磺无法脱出系统,最终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尾气还必须采用专门的燃烧炉焚烧,能耗很高。因此,络合铁法硫化氢脱除工艺同样不适合含氨较高的酸性气处理。综上,高含氨酸性气的处理,现有的处理方法处理效率低,后续反应极易形成铵盐堵塞设备及管道,不利于装置长期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含氨酸性气与液体硫磺联合处理方法,通过与液体硫磺联合焚烧处理得到的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热量降低降烟气温度到300~400℃,进入后续反应制取浓硫酸。
2.技术方案:
一种高含氨酸性气与液体硫磺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含氨酸性气与液体硫磺联合进行焚烧处理得到焚烧后的烟气,将焚烧后的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热量降低降烟气温度到300~400℃后,进入后续反应制取浓硫酸;所述焚烧后的烟气的组分包括SO2,SO3,O2,CO2,N2,H2O;其中SO2,浓度为10%~30%,O2含量为2%~10%;所述高含氨酸性气为含氨量为5-20%的酸性气体气。
进一步地,所述高含氨酸性气与液体硫磺联合处理方法通过联合处理系统对高含氨酸性气进行处理;所述联合处理系统包括高含氨酸性气--硫磺联合处理燃烧器、焚烧炉、余热锅炉、空气风机;所述高含氨酸性气--硫磺联合处理燃烧器安装于焚烧炉的炉头;所述高含氨酸性气--硫磺联合处理器中分别设置高含氨酸性气喷出装置与液体硫磺喷出装置,能够将喷出的液体喷出至焚烧炉内腔;所述焚烧炉的炉头位置、炉中间位置以及炉出口处均设置高温氧量分析仪;所述焚烧炉的中间位置设置通过电机控制风量的一圈补风口;从焚烧炉的出口输出的气体通过管道输入余热锅炉进行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1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