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化放热致水汽化的吹填淤泥地基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2003.X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萌成;周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C09K5/18;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朱思兰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化 放热 水汽 淤泥 地基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水化放热致水汽化的吹填淤泥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前处理
对吹填淤泥周边区域进行整平形成作业场地,随后在淤泥土层上部铺设砂垫层;
(2)插打热交换管
在砂垫层表面,测量放样布孔,采用钻机开孔并插打热交换管,插打顺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插打深度至吹填淤泥层底以下;
(3)装填反应放热材料干粉
装填反应放热材料干粉之前,在热交换管中置入注浆花管,随后向热交换管中置入反应放热材料干粉,沿钻孔轴向,分层装填,每层厚度30~50cm,每层装填后振捣密实;
所述反应放热材料干粉的组成为:工业石灰50~60份,高炉渣10~20份,再生石膏0~10份,矿渣水泥0~10份,外加膨胀抑制剂0~5份;
(4)插打透气纤维微管
为给水蒸气排出提供通道,在砂垫层中插打上下通透的透气纤维微管,要求穿透砂垫层至地下水位线顶面以下;
(5)热交换管同步注水
对所有热交换管钻孔同步注水,生石灰进行水化反应,反应完成后,通入稀盐酸,溶解Ca(OH)2为CaCl2溶液,而后通过真空泵抽出,最后将热交换管拔出,并用碎石填充封孔,完成吹填淤泥地基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化放热致水汽化的吹填淤泥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热交换管插打深度至吹填淤泥层底以下0.2~1m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化放热致水汽化的吹填淤泥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热交换管采用壁厚d=2~5mm,内径的热轧无缝钢管,其材质为不锈钢,底部封闭,顶部对称焊接4个耳状拉环;在水平面上,管间间距≤3~4倍管内径;采用矩形或梅花形布设热交换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化放热致水汽化的吹填淤泥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注浆花管为内径d=10~20mm、壁厚t=2~5mm的热轧无缝钢管,管壁小孔孔径dh=2~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化放热致水汽化的吹填淤泥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反应放热材料干粉的组成为:工业石灰55~60份,高炉渣20份,再生石膏10份,矿渣水泥5~10份,外加膨胀抑制剂5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化放热致水汽化的吹填淤泥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透气纤维微管穿透砂垫层至地下水位线顶面以下10cm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化放热致水汽化的吹填淤泥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透气纤维微管为麦秸秆、芦苇杆或人造纤维微管,管径20~40mm;在水平面上两个相邻热交换管之间以≤4~5倍管径等间距布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化放热致水汽化的吹填淤泥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同步注水时,控制水压在0.2~0.3MPa、流量0.5~0.7L/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0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面托盘式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断桥铝门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