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衍射抑制光学部件和衍射抑制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1963.4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范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驭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G02B5/30;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可律师事务所 11828 | 代理人: | 吴艳;郝东晖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衍射 抑制 光学 部件 显示屏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衍射抑制光学部件和衍射抑制显示屏,其中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显示屏透明电极的预定图案基本上相匹配,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对透过其中的光引入的第一相位变化与所述第二区域对透过其中的光引入的第二相位变化之间存在预定相位差以补偿透明显示屏的所述透明电极对透过其中的光所引入的相位变化从而抑制由于透明电极的周期性布置而引起的衍射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显示屏技术,特别是涉及衍射抑制显示屏以及可用于透明显示屏的衍射抑制光学部件。
背景技术
当前透明显示屏的发展使得各项结合于屏下的光学技术得以应用,包括例如屏下摄像头、屏下指纹识别、屏下人脸识别模块等。这些屏下技术的应用反过来又进一步对透明显示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非常突出的一项就是降低透明显示屏的衍射影响。具体而言,显示屏中周期性排列的结构会在光照射下形成由于衍射效应造成的星芒效应,从而影响成像以及/或者投射光场的质量
因此,亟待开发新的显示屏衍射抑制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衍射抑制光学部件以及衍射抑制显示屏,其可有助于抑制显示屏的衍射效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衍射抑制光学部件,用于消除显示屏中透明电极的衍射效应,所述透明电极形成预定图案,其中,所述衍射抑制光学部件形成为片状件,该片状件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预定图案基本上相匹配,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互补,并且所述片状件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区域对透过其中的光引入的第一相位变化与所述第二区域对透过其中的光引入的第二相位变化之间存在预定相位差以补偿透明显示屏的所述透明电极对透过其中的光所引入的相位变化
有利地,所述预定相位差与透明电极引入的相位变化满足:
n为整数,
m为整数,以及
优选地,所述预定相位差与所述透明电极引入的相位变化满足:n为整数。
所述片状件可以包括相位补偿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片状件还可以包括基底层,所述相位补偿层形成在所述基底层上并仅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
优选地,所述相位补偿层由与所述透明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片状件还可以包括基底层,所述相位补偿层形成在所述基底层上并仅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优选地,所述相位补偿层由与所述透明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并具有与所述透明电极相同的厚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位补偿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并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由相同材料形成且具有不同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相位补偿层的材料与透明电极的材料相同,并且所述相位补偿层在第二区域中的厚度与在第一区域中的厚度的差值等于透明电极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位补偿层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具有相同厚度和不同折射率。
有利地,所述片状件可以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有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所述不透光区为在所述透光区中随机分布的点状区域,所述不透光区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占的面积比例选择为使得所述第一区域的光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光透过率,以补偿显示屏的所述透明电极对光的吸收。
优选地,所述片状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区域的振幅补偿层,所述振幅补偿层形成所述透光区和不透光区。
优选地,所述透光区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占的面积比例与显示屏的所述透明电极的光透过率基本上相等。
有利地,所述片状件可以形成有多个灰度渐变区域,所述灰度渐变区域具有从与显示屏的发光像素对应的位置向周围逐渐减小的灰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驭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驭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1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桃自适应定向挤压破壳机
- 下一篇:一种煤泥脱水装置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