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虚拟模型的渲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0726.6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0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馥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G06T15/50;G06T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赵昀彬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虚拟 模型 渲染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三维虚拟模型的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渲染的三维虚拟模型;
确定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点位移向量,其中,所述点位移向量表征了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顶点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方向和生长增量;
确定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点位梯度值,其中,所述点位梯度值表征了在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生长过程中,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顶点的生长速度;
根据所述点位移向量以及所述点位梯度值对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顶点进行更新渲染,生成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生长动画,其中,所述生长动画表征了所述三维虚拟模型在所述三维空间中的生长过程,通过将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顶点从初始位置随时间更新到预定义位置,得到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生长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虚拟模型为三维网格体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待渲染的三维虚拟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骨骼曲线,其中,所述骨骼曲线表征了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轮廓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点位移向量,包括:
获取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顶点集合;
从所述骨骼曲线中确定所述顶点集合中的每个顶点对应的参考点;
计算所述每个顶点对应的参考点与所述每个顶点之间的方向向量,得到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点位移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骨骼曲线中确定所述顶点集合中的每个顶点对应的参考点,包括:
从所述顶点集合中确定当前顶点;
从所述骨骼曲线中确定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多个参考点;
根据所述多个参考点中的每个参考点与所述当前顶点之间的距离,从所述多个参考点中确定所述当前顶点对应的目标参考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顶点对应的法线方向;
确定以所述法线方向的反方向为轴向的圆锥体区域;
根据所述圆锥体区域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每个顶点对应的参考点与所述每个顶点之间的方向向量,得到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点位移向量,包括:
计算所述当前顶点与所述目标参考点之间的目标距离,其中,所述目标距离表征了所述当前顶点的生长增量;
计算所述当前顶点与所述目标参考点之间的单位向量,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表征了所述当前顶点的生长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所述每个顶点对应的参考点与所述每个顶点之间的方向向量,得到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点位移向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方向向量从世界空间转换至所述三维虚拟模型所在的模型空间,并将所述方向向量存储至网格体顶点数据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点位梯度值,包括:
获取所述骨骼曲线的初始点坐标以及末梢点坐标;
计算所述初始点坐标与所述末梢点坐标之间的最大弧长;
获取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每个顶点对应的参考点;
计算所述每个顶点对应的参考点与所述初始点坐标之间的初始弧长;
基于所述最大弧长对所述初始弧长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点位梯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点位梯度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点位移向量以及所述点位梯度值将所述骨骼曲线的参考点的坐标映射至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顶点坐标中,以使所述三维虚拟模型的顶点坐标沿着所述骨骼曲线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7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