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色粘性土壤厂区狭窄区域板底脱空的快速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0333.5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邓宏达;解晓坤;王兴敏;李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19/06;E02D3/12;E02D19/16;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邓菁菁;林建亮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色 粘性 土壤 厂区 狭窄 区域 脱空 快速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色粘性土壤厂区狭窄区域板底脱空的快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钻设压浆孔:对存在脱空的区域钻压浆孔,压浆孔的位置距离板缝大于50cm,孔深0.8‑1.2米;2)抽除地下水:连续不断抽除地下水,直至地面干燥无地下水渗出为止;3)喷射速凝混凝土:在脱空部位均匀喷射速凝混凝土,以尽快形成隔水层和初期支护;4)压浆:从水泥混凝土沉陷大的地方开始,由大到小通过压浆孔往脱空部位依次进行注浆,当水泥浆从其他孔溢出或从边缝、裂缝等处溢出时,认为压浆压满;5)压浆孔封堵及养生:压浆结束后用混凝土芯块将压浆孔封严,养生3‑7天后即完成施工。本发明方法简单,施工作业面小,维修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红色粘性土壤厂区狭窄区域板底脱空的快速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红色粘性土壤,其土质特点为粘性大,土质疏松,遇水后结构强度迅速降低。以红色粘性土壤为地基的炼钢厂在使用期间,出坯跨B列柱-C列柱之间容易出现地基沉降,板底脱空现象,给生产运行带来较大安全隐患,而且该区域较狭窄,生产活动频繁,周边建筑物较多,若采用常规的全面开挖修补方式则存在以下问题:1、施工时间长;2、区域较狭窄无法使用大型机械,且与周边建筑物无法保证安全距离;3、施工影响范围大不利于生产的运行。因此必须采用一种适用于快速处置红色粘性土壤厂区狭窄区域板底脱空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色粘性土壤厂区狭窄区域板底脱空的快速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色粘性土壤厂区狭窄区域板底脱空的快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钻设压浆孔:对存在脱空的区域钻压浆孔,压浆孔的位置距离板缝大于50cm,孔深0.8-1.2米;压浆孔钻好以后,应保证孔内清洁,不能有杂物进入孔内;
2)抽除地下水:连续不断抽除地下水,直至地面干燥无地下水渗出为止;
3)喷射速凝混凝土:在脱空部位均匀喷射速凝混凝土,以尽快形成隔水层和初期支护;
4)压浆:从水泥混凝土沉陷大的地方开始,由大到小通过压浆孔往脱空部位依次进行注浆,当水泥浆从其他孔溢出或从边缝、裂缝等处溢出时,认为压浆压满;压浆过程中严密观察面板抬高,隆起现象及时调整注浆量;
5)压浆孔封堵及养生:压浆结束后用混凝土芯块将压浆孔封严,养生3-7天后即完成施工。
上述各步骤施工衔接紧密,喷射速凝混凝土作业、压浆作业必须连续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原理为:红色粘性土壤的土质特点为粘性大,土质疏松,遇水后结构强度迅速降低。从板底脱空位置观测,其地基土壤遭水冲刷形成空洞,说明其部位地下水较丰富,因此必须施加采取隔离地下水的措施,防止冲刷范围扩大,其次是充实板体脱空部位,恢复密实度,改善面板的支撑状态,考虑到地表范围太大,治理困难,因此本方案仅对板底脱空位置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仅对板底脱空位置进行处理,施工作业面小,维修速度快,采用的设备少,施工方便,适用于厂区狭窄区域板底脱空的快速处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脱空区域钻孔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面,2—板缝、脱空或翘曲部位,3—压浆孔孔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一种红色粘性土壤厂区狭窄区域板底脱空的快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钻设压浆孔:对存在脱空的区域钻压浆孔,压浆孔的位置距离板缝大于50cm,孔深0.8-1.2米;压浆孔钻好以后,应保证孔内清洁,不能有杂物进入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