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充电桩的补能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9861.3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1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度普(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53/53;B60L53/62;B60L53/6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周春枚 |
地址: | 215128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充电桩的补能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充电对象的充电特征信息,其中,充电对象为利用储能充电桩进行充电的对象;获取储能充电桩预定范围内的用电特征信息;按照充电特征信息和用电特征信息确定储能充电桩的补能策略;控制储能充电桩按照补能策略补能。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储能式充电桩进行补能的方式仅将SOC作为补能参考因素,存在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充电桩的补能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补能方案只在三相电在线后根据SOC去判断是否开启补能,判断条件比较单一,没有考虑波峰波谷电价,比较浪费资源,且白天的充电需求比较大,晚上应做好补满电池包的准备。
然而,相关技术中一般的补能策略并没有考虑补能的时间段问题,只是针对电池电量剩余百分比SOC进行补能,导致补能平均电费较高且不利于满足白天比较大的充电需求。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对储能式充电桩进行补能的方式仅将SOC作为补能参考因素,存在可靠性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充电桩的补能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储能式充电桩进行补能的方式仅将SOC作为补能参考因素,存在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充电桩的补能方法,包括:获取充电对象的充电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充电对象为利用储能充电桩进行充电的对象;获取所述储能充电桩预定范围内的用电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充电特征信息和所述用电特征信息确定储能充电桩的补能策略;控制所述储能充电桩按照所述补能策略补能。
可选地,获取充电对象的充电特征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储能充电桩的充电订单;对所述充电订单进行处理,得到充电数据,其中,所述充电数据至少包括:充电时间;利用自学习系统对所述充电数据进行自学习,得到所述充电对象的充电特征信息。
可选地,获取所述储能充电桩预定范围内的用电特征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储能充电桩需要补能;向远程信息控制器TBox发送请求信息;获取所述TBox基于所述请求信息反馈的所述预定范围内的用电高峰时段以及用电低谷时段,以得到所述用电特征信息。
可选地,按照所述充电特征信息和所述用电特征信息确定储能充电桩的补能策略,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当前时刻处于所述用电低谷时段时,确定所述补能策略为第一补能策略;在确定当前时刻处于所述用电高峰时段时,利用所述充电特征信息对所述第一补能策略进行修正,得到第二补能策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当前时刻处于所述用电低谷时段前,或,在确定当前时刻处于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前,对所述当前时刻进行校准。
可选地,控制所述储能充电桩按照所述补能策略补能,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储能充电桩按照所述第一补能策略为储能单元补能,直到所述储能单元处于满负荷状态;控制所述储能充电桩按照所述第二补能策略为储能单元补能,直到所述储能单元的电池电量剩余百分比SOC达到预定阈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储能充电桩的补能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充电对象的充电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充电对象为利用储能充电桩进行充电的对象;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能充电桩预定范围内的用电特征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充电特征信息和所述用电特征信息确定储能充电桩的补能策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储能充电桩按照所述补能策略补能。
可选地,该储能充电桩的补能装置还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储能充电桩的充电订单;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充电订单进行处理,得到充电数据,其中,所述充电数据至少包括:充电时间;自学习单元,用于利用自学习系统对所述充电数据进行自学习,得到所述充电对象的充电特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度普(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度普(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9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