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应变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8971.8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邓德员;李梓轩;林鸿鑫;陈舟;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7/04 | 分类号: | G01B17/0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广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应变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应变计,包括壳体、采集模块、编译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分析模块,其中,采集模块设置于壳体内,用于采集桥梁的变形程度,以得到感应信号;编译模块用于将感应信号转换为应变数据;无线传输模块与编译模块电连接,用于发送应变数据;分析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用于接收并分析应变数据,以得到分析结果。本申请的智能应变计,能够省去接线的麻烦,免受工程施工的限制,并且,能够智能分析出检测结果,同时,在采集模块的外面设置壳体,能够起到对采集模块的保护作用,增强智能应变计的寿命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应变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桥梁的数量也日渐增多,它们的安全性与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对桥梁的施工以及运营阶段的监控变得尤为重要。
相关技术中,对桥梁的检测一般通过力、位移、动力参数、变形等来判断桥梁的安全性,而采集这些数据的过程尤为繁琐,需要通过使用应变片、位移计、全站仪等工具获取。这其中的一些工具还需要与数据采集仪连线,考虑到现场测点多,且测定距离相差甚远,冗长的连接线在现场变得非常占地方,且容易被扯断,影响数据采集。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应变计,能够省去接线的麻烦,免受工程施工的限制,并且,能够智能分析出检测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应变计,包括:
壳体;
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采集桥梁的变形程度,以得到感应信号;
编译模块,所述编译模块用于将所述感应信号转换为应变数据;
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编译模块电连接,用于发送所述应变数据;
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应变数据,以得到分析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应变计,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集模块获取桥梁的变形程度得到感应信号后,将感应信号输出至编译模块,编译模块对感应信号进行编译转换,得到应变数据,应变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分析模块,以对应变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分析结果,这样设置,能够省去接线的麻烦,免受工程施工的限制,并且,能够智能分析出检测结果,同时,在采集模块的外面设置壳体,能够起到对采集模块的保护作用,增强智能应变计的寿命和实用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析模块包括:
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应变数据;
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变数据和预设应变阈值得到并输出分析结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振动单元;
激振单元,所述激振单元设置于所述振动单元第一端的下方,用于输出激振信号以激励所述振动单元振动,以得到振动信号;
拾振单元,所述拾振单元设置于所述振动单元第二端的下方,用于接收并传输所述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信号,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得到所述感应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智能应变计还包括:
放大模块,所述放大模块与所述拾振单元电连接,用于接收并放大所述感应信号,以得到感应放大信号;
所述编译模块用于将所述感应放大信号转换为所述应变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不串味的多功能快蒸锅
- 下一篇:一种肿瘤放疗专用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