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全景天窗顶盖修整复合模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8380.0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5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蒋磊;王龙;李十全;王大鹏;袁新亮;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田辉云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全景 天窗 顶盖 修整 复合 模具 方法 | ||
1.一种汽车全景天窗顶盖修整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固定凸模(2)、下斜楔滑块(3)、上模座(4)、气缸(6)、上斜楔滑块(8)、下斜楔驱动块(24)和修边凸模镶块(26),所述固定凸模(2)和修边凸模镶块(26)固定在下模座(1)上;所述气缸(6)固定在下模座(1)上,并通过同步块(7)与下斜楔驱动块(24)连接成一体,从而实现下斜楔驱动块(24)在水平方向上的往返滑动;
所述下斜楔驱动块(24)通过导板与下模座(1)形成滑动配合关系;所述下斜楔驱动块(24)通过角度导板与下斜楔滑块(3)形成滑动配合关系,在角度导板的作用下,所述下斜楔驱动块(24)的水平方向运动间接转换为下斜楔滑块(3)的逆倾斜向上运动,运动方向与冲压方向夹角为10°;所述下斜楔滑块(3)通过导板与下模座(1)形成滑动配合关系;
所述上斜楔滑块(8)与下斜楔滑块(3)滑动配合,所述上斜楔滑块(8)在斜楔压板(12)和安全螺栓(25)的联合作用下,被约束至上模座(4)之内,防止斜楔滑块在模具工作中发生跌落;
所述上斜楔滑块(8)为一体式结构,直接在斜楔滑块上加工出修整凹模刃口;
所述上斜楔滑块(8)的修边刃口与制件接触,并与修边凸模镶块(26)的修边刃口啮合,实现侧修边作业;所述上斜楔滑块(8)的整形刃口与制件接触,并与下斜楔滑块(3)的整形刃口啮合,实现侧整形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景天窗顶盖修整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楔滑块(3)运动方向与冲压方向夹角为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景天窗顶盖修整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4)驱动上斜楔滑块(8)的工作角度为0°,所述下模座(1)与上斜楔滑块(8)之间的工作角度为80°,所述上斜楔滑块(8)与冲压方向的夹角为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景天窗顶盖修整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楔驱动块(24)上设有限位块(20),所述限位块(20)起到防止角度导板发生水平方向位移和支撑下斜楔滑块(3)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景天窗顶盖修整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楔驱动块(24)上设有强制回程复位块(18),所述下斜楔滑块(3)上设有强制回程随动块(23),当发生滑动卡滞无法利用自重下落时,可利用强制回程复位块(18)和强制回程随动块(23)将下斜楔滑块(3)强行拉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全景天窗顶盖修整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楔滑块(8)上设有凹V型导板(27),所述上模座(4)上设有凸V型导板(28),所述凹V型导板(27)与凸V型导板(28)相互配合,借助V型导板的中心导向作用,有效地保证了修边精度。
7.一种汽车全景天窗顶盖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上模下行,运行至距离下死点180mm时,模具端头外导向的导板开始啮合;运行至距离下死点150mm时,模具端头外导向的导柱开始啮合;运行至距离下死点120mm时,下斜楔驱动块(24)在气缸(6)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向前滑动,并通过角度导板将下斜楔滑块(3)逆倾斜向上推动至工作状态;
b、上模继续下行,运行至距离下死点100mm时,上模座(4)驱动上斜楔滑块(8)运动,上斜楔滑块(8)通过导板与下模座(1)本体导向面配合,同时凹V型导板(27)与凸V型导板(28)配合;运行至距离下死点80mm时,压料板开始与制件接触,并随着上模的不断下行为制件提供修边、整形所需的压料力;当上模运行至距离下死点25mm时,上斜楔滑块(8)的修边刃口与制件接触,并与修边凸模镶块(26)的修边刃口啮合,侧修边开始作业;当上模运行至距离下死点20mm时,侧修边作业完成,上斜楔滑块(8)的整形刃口与制件接触,并与下斜楔滑块(3)的整形刃口啮合,侧整形开始作业,直至上模运行至下死点,侧整形作业完成;
c、上模上行,下斜楔驱动块(24)在气缸(6)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后运动,并回到初始状态;与此同时,下斜楔滑块(3)在自重的作用下开始下落,并与下斜楔驱动块(24)同步回到初始状态,上斜楔滑块(8)的整形刃口与下斜楔滑块(3)的整形刃口分离,此时,制件的负角结构与凸模脱开,并保持一定的安全间隙;
d、上模继续上行,上斜楔滑块(8)的修边刃口与修边凸模镶块(26)的修边刃口分离;
e、上模进一步上行,压料板与制件分离,之后上斜楔滑块(8)在上模座(4)的带动下与下模座(1)开始分离,直至上斜楔滑块(8)上的导板与下模座(1)本体导向面完全分离,同时凹V型导板(27)与凸V型导板(28)完全分离;此时,上、下模彻底脱开,即可利用机械手将制件从模具内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3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象存储器数据流指令执行
- 下一篇:一种低气泡率高折射率的光学玻璃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