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系统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8233.3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5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芮建秋;张春梅;季仁晖;刘双琳;李云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能交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6;G06F16/215;G06F16/25;G06F1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何爽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交通 信息 可视化 分析 方法 系统 终端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地理信息数据以及与交通相关的各领域的原始数据;
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获取交通各领域、数据格式相同的初始数据;
预先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分设有若干个基于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图层,所述数据图层与原始数据的来源领域一一对应;
对初始数据赋予地理空间属性,基于地理空间属性,将初始数据映射在对应领域的数据图层中,将数据图层叠加,获取综合数据平台;
基于综合数据平台,进行交通分析与运营管理;
所述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获取交通各领域、数据格式相同的初始数据之前,还包括:
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
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分类,获取多个特征集;
在特征集与交通信息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设置关联性阈值,去除与交通信息关联性低于关联性阈值的特征集;
所述预先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分设有若干个基于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图层,所述数据图层与原始数据的来源领域一一对应,具体为:
将数据图层设置为与交通相关的领域一一对应,将各领域的数据分别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图层后,对每个数据图层中的原始数据进行识别,在原始数据具有动态变化特性的数据图层中,对动态变化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动态变化的数据的稳态统计数据;获取稳态统计数据后,统计稳态统计数据的类别数,在数据图层中分化出数量与稳态统计数据类别数相等的数据子图层,将稳态统计数据分别存储到数据子图层中并按预设周期进行更新;
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数据库中的若干个数据图层中提取共性特征,基于共性特征开发共性管理工具;
利用所述共性管理工具,对具有同一共性特征的不同数据图层进行共同管理;
其中,共性管理工具包括:图层管理、点数据绘制、线数据绘制、多边形数据绘制、热力图、区域图、工具条以及轨迹回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库中增加时间轴,对各个数据图层中的初始数据赋予时间属性,基于时间属性将各个图层在时间轴上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动态变化的初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动态初始数据的稳态统计数据;
在动态的初始数据对应的数据图层中增设数据子图层,将稳态统计数据存储在数据子图层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数据格式转化异常的异常原始数据,获取由人工对异常原始数据的评价分析;
若评价分析结果为异常原始数据无分析价值,则去除异常原始数据;
若评价分析结果为异常原始数据具有分析价值,增加独立数据图层,将异常原始数据存储在独立数据图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能交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能交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2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