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S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7313.7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权;王培俊;康卫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s base sub | ||
一种基于WSsubgt;2/subgt;/CuS的柔性室温甲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室温甲醛传感器包括PDMS柔性薄膜基底,对称梳齿电极和涂敷在电极上的WSsubgt;2/subgt;/CuS气敏材料。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在于,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厚度在7~15nm的WSsubgt;2/subgt;超薄纳米片,采用油浴法合成边长在30~50nm的CuS纳米立方体,在超声条件下复合WSsubgt;2/subgt;纳米片与CuS立方体,并通过滴涂法将WSsubgt;2/subgt;/CuS纳米复合材料转移到PDMS柔性电极上制备柔性室温甲醛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低的工作温度、较低的检测下限和良好的甲醛选择性,在环境污染监测以及可穿戴设备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传感器领域,涉及一种基于WS2/CuS纳米复合材料的室温甲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是大气中的污染气体之一,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甲醛是一种VOC气体,在室温条件下极易挥发。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入一类致癌物列表,低浓度的甲醛具有刺激性气味,易引起呼吸道过敏,长期吸入可能导致癌症,而高浓度的甲醛会导致急性中毒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肺水肿,急性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甲醛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因而,监测环境中的甲醛浓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较与其他方法,气体传感器在甲醛测量方面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成本低、快速、实时及便捷等。
目前,用于甲醛传感器的敏感材料有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等。市场上的商用甲醛传感器主要采用金属氧化物作为敏感材料,工作温度普遍大于200℃,内置的微加热电极存在短路的风险,在检测易燃易爆气体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发一种工作温度低、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甲醛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甲醛传感器具有工作温度低,检测限低,选择性好等特点,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对其他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硫化钨(WS2)因钨离子价态可变且离子直径较大,能提供额外的气体吸附反应位点,使其对甲烷、甲醛、二氧化氮等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别是对甲醛具有极好的响应特性,是一种理性的甲醛气敏材料。然而纯WS2材料在检测甲醛中存在灵敏度低,选择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纯WS2材料的甲醛传感器在工作温度为室温25℃,但是其灵敏度小于2%,并且存在选择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采用硫化铜(CuS)修饰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基于WS2/CuS纳米复合材料的室温甲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该传感器与其他室温或低温传感器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低的检测下限,较快的响应/恢复时间,较好的选择性,提高了气体传感器在室温条件下的应用。所述传感器基于PDMS薄膜衬体,具有柔性可弯折的特点,可用于制作移动可穿戴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WS2/CuS的室温甲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WS2超薄纳米片
S1.1将氯化钨(WCl6)溶于去离子水中,超声、磁力搅拌后得到均匀的溶液,再加入L-半胱氨酸(C3H7NO2S),持续搅拌、反应30min;
S1.2将上述反应后的产物转移到高压水热反应釜中,随后将水热反应釜放入烘箱,于220~255℃保温18h~30h,进行水热反应;
S1.3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得到WS2超薄纳米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