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7310.3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丹;张宁;姚靖;王佳娣;张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37 | 分类号: | A61K31/737;A61K9/08;A61K47/44;A61P3/10;A61P27/02;A61P9/10;A61P7/10;A61P27/10;A61K31/3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祝妍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硫酸软骨素和维生素C。本发明的药物通过硫酸软骨素和维生素C的组合,通过滴眼液的形式给药,在联合手术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改善患者视网膜水肿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身体不能适当地代谢碳水化合物(例如食物淀粉、糖、纤维素)的一种紊乱。该疾病的特征在于血液中(高血糖症)和尿中过量的糖、胰岛的产生不足和/或得不到充分利用以及口渴、饥饿和体重减轻。糖尿病影响人口的约2%。其中10%~15%是胰岛素依赖型(I型)糖尿病,其余是非胰岛素依赖型(II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证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都有的一类特殊的微脉管并发症。患20年糖尿病后,几乎所有的I型糖尿病患者和超过60%的II型糖尿病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此外,在患有高收缩压的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发展得更早,而且更严重。平均起来,在糖尿病发作后约七年,仔细的眼部检查就会显示轻微的视网膜异常,但通常直到很久以后才出现威胁到视力的损伤。视网膜病变在后期会导致失明。在发达国家,这成为后天性盲继老年人黄斑变性之后的第二大主要原因。据估计,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风险比普通人群大25倍。目前对该并发症没有预防性或治疗性的药理治疗。唯一的治疗是最严重情况下的视网膜激光凝固法或玻璃体切除术。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胰岛素代谢异常,引起眼组织、神经及血管微循环改变,造成眼的营养和视功能的损坏。微血管是指介于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小于100~150μm的微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网,是组织和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成分的改变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使血-视网膜屏障受损。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色素上皮细胞间的联合被破坏,造成小血管的渗漏。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视网膜及肾脏,是致盲、肾功能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损害刺激新生血管生长。新生血管生长对视网膜有害无益,其可引起纤维增生,有时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也可长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出血。与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相比,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危害性更大,其可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如果发现得早,则可通过激光凝固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的基本适应证是玻璃体出血及严重的增殖性病变。一般认为,广泛玻璃体出血3个月以上不能自发吸收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术。然而,在采用手术治疗时,如何改善患者的视网膜水肿,降低眼压以及改善视力仍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边立冬探讨联用眼底激光疗法和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眼底激光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用眼底激光疗法和雷珠单抗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网膜水肿症状改善的时间及其眼部并发症和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视网膜水肿症状改善的时间更短;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联用眼底激光疗法和雷珠单抗治疗DR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视网膜水肿的症状;且安全性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联用眼底激光疗法和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27-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