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加密的通讯模块及通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6736.7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2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科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太原九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7 | 代理人: | 张阳阳 |
地址: | 03005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加密 通讯 模块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数据加密的通讯模块及通讯方法;所述通讯模块,包括:主控电路、通讯电路、存储电路、接口电路、电源电路和加解密电路;所述加解密电路内设置有加解密算法,所述存储电路内设置有设备密钥、安全密钥,以及用于存储数据的临时分区和安全分区;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所述加解密电路、所述存储电路双向连接;所述存储电路与加解密电路双向连接;所述主控电路通过接口电路与用户数据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主控电路通过通讯电路与外部设备通讯连接;本发明具有安全性较高的的有益效果,适用于数据加密的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加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加密的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讯领域,随着无线模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线模块和外部设备的通讯数据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传统的无线模块不具备数据加密功能,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通讯数据没有加密,容易被监听分析,破解,造成数据泄露、丢失;
2、在安全性较高的设备控制领域,如:对设备实现的远程控制功能时,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生产数据信息泄漏等网络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保障信息传输安全,是无线通讯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基于数据加密的通讯模块及通讯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数据加密的通讯模块,包括:主控电路、通讯电路、存储电路、接口电路、电源电路和加解密电路;
所述加解密电路内设置有加解密算法,所述存储电路内设置有设备密钥、安全密钥,以及用于存储数据的临时分区和安全分区;
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所述加解密电路、所述存储电路双向连接;所述存储电路与加解密电路双向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通过接口电路与用户数据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主控电路通过通讯电路与外部设备通讯连接;
所述电源电路为整个通讯模块提供电源供给。
优选地,还包括:时钟电路;
所述加解密电路包括:随机数生成电路、密钥生成电路和编解码电路;
所述时钟电路的输入端与主控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时钟电路的输出端与随机数生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随机数生成电路的输出端与密钥生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密钥生成电路的输出端与存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编解码电路的输入端与存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编解码电路的输出端输出加/解密后的数据至存储电路的安全分区内。
优选地,所述时钟电路包括:时钟唤醒电路和时钟信号电路;
所述时钟唤醒电路的输入端与主控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时钟唤醒电路的输出端与时钟信号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时钟信号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时钟脉冲信号至随机数生成电路。
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和接口电路之间设置有电平转换电路。
优选地,所述存储电路包括:可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所述设备密钥设置在只读存储器中,所述安全密钥设置在可读写存储中,所述存储数据的临时分区和安全分区设置在可读写存储器中。
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型号为STM32f103RET6的微控制器U1,所述微控制器U1的TX引脚与通讯电路的TXD引脚相连,所述微控制器U1的RX引脚与通讯电路的RXD引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科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科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6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体微生物原位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锅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