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熬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6062.0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赵诗佳;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禾田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B01F27/90;B01F27/191;B01F101/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中药熬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熬煮装置,包括壶体和壶盖,壶盖设置于壶体上侧,壶体上侧为与壶盖相匹配的开口,壶盖下端连接有放料筛框,放料筛框直径尺寸小于壶体上侧开口的直径尺寸,放料筛框由上筛框和下筛框组成,上筛框和下筛框为分体式结构,壶盖与上筛框之间设有第一连杆,上筛框和下筛框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中药熬制方式中,中药在熬制过程中与壶体底部粘连,导致清理不便,同时,在熬制完成后,药液和药渣不便于分离,使倒出的药液中出现药渣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熬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熬煮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中药的服用通常是以汤药为主,需要人们经过长时间的加水熬制而成,在中药的熬制过程中,人们通常直接将中药加入壶体中加水熬制,这样的熬制方式中,一方面容易使中药在熬制过程中与壶体底部粘连,在后续的清理过程中需要人为刮下,清理不便,同时,在熬制完成后,药液和药渣不便于分离,使倒出的药液中出现药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中药熬煮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中药熬制方式中,中药在熬制过程中与壶体底部粘连,导致清理不便,同时,在熬制完成后,药液和药渣不便于分离,使倒出的药液中出现药渣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药熬煮装置,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盖设置于所述壶体上侧,所述壶体上侧为与所述壶盖相匹配的开口,所述壶盖下端连接有放料筛框,所述放料筛框直径尺寸小于所述壶体上侧开口的直径尺寸,所述放料筛框由上筛框和下筛框组成,所述上筛框和所述下筛框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壶盖与所述上筛框之间固定设有第一连杆,所述上筛框和所述下筛框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将放料筛框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使人们能够将放料筛框拆卸为上筛框和下筛框,从而方便人们向放料筛框放入中药和取出熬煮后的药渣;放料筛框直径尺寸小于壶体上侧开口的直径尺寸,因此放料筛框能够从壶体上侧的开口取出和放入;由于壶盖下端与放料筛框连接,因此在盖上壶盖时即可将放料筛框中的中药放入壶体中进行熬煮;中药装于放料筛框之中,从而能够避免中药熬煮时与壶体底部粘连;人们通过取出壶盖,能够使放料筛框一并取出,并且使放料筛框中的药渣也一并被取出,从而使药渣从药液中快速分离,壶体中只留下药液而不会存留药渣;通过设置第一连杆能够将放料筛框与壶盖之间连接,人们在取下和装上壶盖的过程中,能够将放料筛框从壶体内部取出和放入壶体内部。
所述上筛框上侧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下端贯穿伸入所述上筛框内部连接有搅拌组件,所述第一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筒,所述集气筒下侧与所述上筛框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所述转杆上端贯穿伸入所述集气筒内部,且所述转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所述集气筒内壁相匹配的扇叶,所述集气筒开设有进气口,所述集气筒远离所述进气口一侧设有出气管,所述第一连杆内部中空且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所述壶盖内部开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第一连杆相连通,所述下筛框设有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有推板和推杆,所述推板与所述下筛框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板下侧,所述推杆贯穿伸出所述下筛框且与所述下筛框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禾田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禾田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6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摩手套
- 下一篇:金属化聚丙烯膜交流电容器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