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电力数据安全加密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5904.0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2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邵猷海;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云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06;H04L9/30;H04L9/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小莉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算法 电力 数据 安全 加密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电力数据安全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行双方协商会话通信协议,在开始SSL会话前,选定本次会话通信双方能接受的协议;
申请本次会话环境所需条件,指定握手阶段证书的验证方式并加载公钥证书;
载入消息发布者的数字证书和用户私钥并验证所述用户私钥和所述数字证书是否相等;
利用指令绑定的套接字建立SSL套接字服务;
进行会话握手时,通信双方协商询问通信双方的证书信息,以便进行相应的验证;
握手结束后进行数据加密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国密算法的电力数据安全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通信双方完成数据安全通信之后,释放已经申请的SSL资源,结束安全协议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国密算法的电力数据安全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信息交换过程中使用ECDHE、SM2、SM4、SM3进行信息防护;
所述ECDHE生成密钥选用的材料;
所述SM2完成数字签名和加密密钥;
所述SM4用于通信信道上数据的加密处理;
所述SM3用于数据完整性的校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国密算法的电力数据安全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M3为消息摘要算法,包括,
对于待处理的用电信息数据量较大时进行哈希处理以产生固定长度的摘要输出从而提供数据防止篡改的保护,计算处理方法如下:
P_SM3(secret,seed)=HMAC_hash(secret,A(1)+seed)+HMAC_hash(secret,A(2)+seed)+HMAC_hash(secret,A(3)+seed)+...PRF(secret,label,seed)=P_SM3(secret,label+seed)
其中,+代表连接,A(0)=seed,A(i)=HMAC_hash(secret,A(i-1)),SM3一次HMAC产生的数据位32byte,因此想得到80byte数据,需要i=3,得到后将多余的16byte丢弃即可,label必须是ASCII字符串,不包含结尾的‘\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国密算法的电力数据安全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M4为对称分组加密算法,包括,
对于采集到的数据经由所述SM3处理后,在需要交换之前进行加密处理以提供机密性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国密算法的电力数据安全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处理包括,
32轮迭代运算,
反序变换处理输出解密后的信息,
(Y0,Y1,Y2,Y3)=R(X32,X33,X34,X35)=(X35,X34,X33,X32)
其中,可逆变换T:为了提高算法抗攻击的难度,增加运算处理的复杂度,采取一阶导数为常数的变换L和不满足线性条件的变换τ共同复合的设计思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国密算法的电力数据安全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由多个并行的S盒一起构成变换τ的组成部分,且变换τ的输出结果作为变换L的输入,设输入为输出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国密算法的电力数据安全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M2为公钥加密算法,包括,对于需要通信双方身份进行验证,对待处理信息进行签名后验证签名处理以提供身份确认和防抵赖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云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云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9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危废焚烧炉的降温器
- 下一篇:冰箱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