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粽叶料框下料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3380.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华山;邹培伦;陈奎;万子豪;余万;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B65G65/42;B65G6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危松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粽叶料框下料 装置 方法 | ||
一种粽叶料框下料装置和方法,包括储框盒,储框盒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储框盒上安装有多个第一气缸和多个第二气缸,各个第二气缸位于各第一气缸下方,在进料口下方储框盒上安装有第三气缸。本发明以实现对粽叶高速下料运输的目的,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粽叶料框下料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粽子作为端午节时期的中华传统美食,美味可口。随着社会的发展,粽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粽叶作为粽子的重要原料之一,按照传统的方法,需要人工进行运输,这样的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已然不适宜日益增的需求。参照现有的机器,往往都是结构复杂,且对粽叶损坏大,无法实现对粽叶的高速下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粽叶料框下料装置和方法,以实现对粽叶高速下料运输的目的,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粽叶料框下料装置,包括储框盒,储框盒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储框盒上安装有多个第一气缸和多个第二气缸,各个第二气缸位于各第一气缸下方,在进料口下方储框盒上安装有第三气缸。
在储框盒底部设有支架,支架内装配有多个滚筒。
支架上是装配在多个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将检测到信号传送给PLC。
在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槽,在进料槽内装配有毛刷辊,毛刷辊与安装在进料槽上的电机传动连接。
在储框盒上开设有观察口。
一种粽叶料框下料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码垛好的粽叶框放入到储框盒内,码垛的粽叶框落在第二气缸各活塞杆上;
第二步,第一气缸活塞杆伸出支托倒数第二层以上的粽叶框,同时第二气缸活塞杆缩回,让最下层粽叶框下落至储框盒底部;
第三步,粽叶由进料口进入到储框盒底部的粽叶框内,同时称重传感器实时检测粽叶框内粽叶重量,当粽叶达到预设值时,则第三气缸活塞杆伸出,装有粽叶的粽叶框由出料口推出储框盒;
在向粽叶框内送入粽叶的过程中,第二气缸活塞杆伸出,第一气缸活塞杆缩回,让码垛好的粽叶框落在第二气缸活塞杆上;
第四步:按照上述步骤,重复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让粽叶框自动下料,并在粽叶框装满粽叶后自动输出,实现粽叶的自动下料,同时装置结构紧凑,易于操作,效果明显;另外能够批量的自动化运输粽叶,减少了人工运输粽叶所需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粽叶生产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各电器件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出料皮带输送机1、下料台2、出料口3、第二气缸5、第一气缸6、缺口7、粽叶框8、储框盒9、观察口10、进料口11、进料槽12、毛刷辊13、进料皮带输送机14、第三气缸15、滚筒16、支架17、称重传感器18、电机1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4所示,一种粽叶料框下料装置,包括储框盒9,储框盒9是固定在下料台2上,储框盒9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3,在储框盒9上安装有4个第一气缸6和4个第二气缸5,各个第二气缸5位于各第一气缸6下方,在进料口11下方储框盒9上安装有第三气缸15,码垛好的粽叶框放入在储框盒9内,粽叶框8框口处开设有四个缺口7,四个缺口7与各第一气缸6活塞杆和第二气缸5活塞杆相对应,当粽叶框落入到储框盒9底部时,第三气缸15活塞杆推顶粽叶框框口,以将粽叶框由出料口3推出储框盒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外壳打磨系统及其打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灵芝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