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彩色玻璃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有色循环水的脱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2915.3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顾春生;薛静静;陈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瀚江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6 | 分类号: | C02F1/7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赵以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色 玻璃棉 制品 生产过程 中的 有色 循环 脱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玻璃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有色循环水的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次氯酸钠溶液逐滴滴入到装有彩色玻璃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有色循环水的烧杯中,滴至烧杯中的有色循环水至无色,其中,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10%。次氯酸根与水发生反应氯酸强酸,与有机染料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达到脱色目的。降低生产成本、便于能源综合利用且环保。加入技术比例的9%次氯酸钠溶液之后,循环水得于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循环水的脱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彩色玻璃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有色循环水的脱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多元化物质特性持续冲击着社会大众对于生产生活用品的需求。玻璃棉制品作为一种建筑用料,主要制作方法为使用酚醛树脂或无甲醛树脂经过固话后产生黄色或白色的制品。单一的产品颜色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我司深入市场调研,通过玻璃棉粘结剂和有机染料混合并对玻璃棉进行着色,进而研究制作出彩色玻璃棉制品,用以应对市场的不同需求。
上述研究虽然改变了我司玻璃棉制品外观颜色单一的问题,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但为响应国家号召,避免对周遭环境产生破坏,我司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废水均循环利用,故而发现存在下述缺陷:
1、传统污水漂白工艺通过液下输入氯气,将大量的氯气输入污水中使cl-与水发生氧化反应,漂白污水,进而脱色。其他储存以排放设备的安置,无形中增加企业成本,且氯气有刺鼻性气味,对于空气有一定污染性。
2、在彩色玻璃棉制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循环使用水有颜色。在生产下一批次普通玻璃棉制品时,对其外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加入红色的有机染料之后,生产黄色玻璃棉制品时表面会产生微红的棉团,进而产生废品,增大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浪费。
3、传统污水漂白工艺通过液下输入氯气,将大量的氯气输入污水中使cl-与水发生氧化反应,漂白污水,进而脱色。其他储存以排放设备的安置,无形中增加企业成本。
4、氯气输入的水中之后并不能完全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从而脱色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气体形态的不稳定性,给操作和实施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且该气体本身具有强烈的刺鼻性气味,不仅污染空切且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5、传统湿润的氯气与水反应产生次氯酸给生产玻璃棉的循环水进行脱色之后,该循环水再次重复环保利用后所生产的玻璃纤维韧性变差,憎水性能变差,对纤维直径和韧性要求较为严格的产品无法正产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彩色玻璃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有色循环水的脱色方法,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彩色玻璃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有色循环水的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次氯酸钠溶液逐滴滴入到装有彩色玻璃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有色循环水的烧杯中,滴至烧杯中的有色循环水至无色,其中,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入的次氯酸钠溶液与有色循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95-105)mg:(950-1150)ml。
在一些实施例中,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入的次氯酸钠溶液与有色循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0mg:1000m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瀚江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瀚江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2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捷启动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合同相似性及合规性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