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力自吸纱网门帘布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2532.6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婉悦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47 | 分类号: | D03D15/47;D03D15/217;D03D15/50;D03D15/513;D03D15/283;D01F6/46;D01F1/10;D01F6/94;D01F1/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吸纱网 门帘 布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力自吸纱网门帘布料及其生产工艺,涉及纱网门帘技术领域,该磁力自吸纱网门帘布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的规格相同,所述经纱、纬纱均以天然竹纤维作为芯杆、抗菌纤维和阻燃PU材料交织缠绕在天然竹纤维的外壁上制备而成,所述天然竹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先对毛竹原料进行筛选。本发明通过阻燃PU材料的设计,以PU树脂作为基底,再添加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阻燃剂、架桥剂和有机硅滑爽剂,由材料之间的相互配合,大幅度提升本纱网门帘的燃点,降低本纱网门帘的可燃性,避免被火点燃从而助长火势的问题,在火灾发生时起到一定程度的防火功能,提升本纱网门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网门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力自吸纱网门帘布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纱网门帘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封闭性,在人经过后自动闭合,彻底防止蚊蝇等飞虫进入室内,门帘在开关的时候没有噪音,出入方便,适合安装在客厅、卧室、餐厅、厨房等处,在家庭橱柜上也可使用,该纱门做工精细,使用优质面料可以使用多年。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纱网门帘的防火性能较差,若出现火灾极易将门帘点燃,从而助长火势,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现有的纱网门帘的耐菌性较差,长时间使用门帘的外壁上容易附着大量的细菌,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力自吸纱网门帘布料及其生产工艺,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高效的防火性能,解决出现火灾极易将门帘点燃从而助长火势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长时间使用门帘的外壁上容易附着大量的细菌从而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以达到提升门帘耐菌性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力自吸纱网门帘布料,该磁力自吸纱网门帘布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的规格相同,所述经纱、纬纱均以天然竹纤维作为芯杆、抗菌纤维和阻燃PU材料交织缠绕在天然竹纤维的外壁上制备而成。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天然竹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A1、先对毛竹原料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毛竹原料经过清洗后,再放入酸性溶液中进行清洗;
A2、在对毛竹原料进行碱煮脱胶,将清洗后的毛竹原料放入碱性溶液罐内,将溶液罐内腔的温度调到85摄氏度,控制其在溶液中浸泡20分钟,然后取出烘干;
A3、随后将毛竹原料放入乳化油中,在常温环境下浸泡10~30分钟,随后取出烘干;
A4、最终使用梳切机将原料制备条状,即完成对天然竹纤维的制备。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B1、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添加至挤压设备内,将挤压设备内腔的温度升至60摄氏度,控制挤压设备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呈杆状挤压出;
B2、将聚六亚甲基胍40份、无机抗菌剂40份和含锌离子陶瓷粉20份混合成抗菌溶液,将挤压出的杆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穿过抗菌溶液,并设置其在溶液中停留1分钟的时间;
B3、使用设备对沐浴过抗菌溶液的杆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进行拉伸,在80摄氏度的环境下对其进行拉伸,使其直径拉伸至50微米,即完成对抗菌纤维的制备。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燃PU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C1、先对阻燃PU原料进行制备,以PU树脂30份作为基底,再添加十溴二苯乙烷20份、三氧化锑10份、氢氧化镁5份、氢氧化铝5份、阻燃剂20份、架桥剂2份和有机硅滑爽剂3份,在200摄氏度的环境下均匀搅拌50分钟制备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婉悦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利辛县婉悦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2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