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低压物联感知终端和智能电表的混合加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1432.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会;吴珂佳;丁攀;王宁;李劲;张婧;杨军;贾晋峰;黄伟;洪志鹏;葛玉磊;臧人霖;郑亚岗;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国网重庆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市区分公司;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14 | 分类号: | H04L9/14;H04L9/30;H04L9/06;H04L9/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低压 感知 终端 智能 电表 混合 加密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低压物联感知终端和智能电表的混合加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确定ECC密钥对,接收端利用ECC算法结合Henon映射生成ECC密钥对,并将ECC私钥保留在接收端,ECC公钥传递给发送端;S2:确定AES密钥以及利用AES密钥获得待加密的数据帧的密文块,发送端利用复合混沌AES加密算法生成AES密钥以及利用AES密钥加密数据帧得到密文块;S3:确定AES密钥的密钥块,发送端利用接收端传来的ECC公钥加密AES密钥得到密钥块;S4:将步骤S2的密文块和步骤S3的密钥块一起发送至接收端;所述解密步骤包括:S5:确定AES密钥,接收端先利用ECC私钥解密密钥块得到AES密钥;确定数据帧,利用AES密钥解密密文块,得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压物联感知终端和智能电表的混合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通信技术领域,为了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对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加密。目前数据加密技术可分为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技术是指在加密、解密过程中使用相同的密钥。常用的对称加密技术有DES、3DES、AES,其中,DES由于密钥长度较短,加密强度低,逐渐被更高级的AES加密技术取代。而对非对称加密技术,它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不相同的,而且加密速度较慢。常用的非对称加密技术有RSA、DSA、ECC,其中,RSA和DSA的算法性能相差不大,而ECC在处理速度、带宽要求、安全性等方面有着更好的性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管理对称算法的密钥,然后利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明文数据,这样既保证了密钥管理的安全性,又实现了加密速度快的优点,很好地集成了两类算法的优势。从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来看,信息安全将是未来智能电网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也是未来智能电网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智能台区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末端层级,这一层及营销、配检等多专业交叉,又与用电用户密切相关,信息安全尤为关键。
因此,亟需一种能用于低压物联感知终端和智能电表的混合加密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压物联感知终端和智能电表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加密步骤和解密步骤,具体如下:
所述加密步骤包括:
S1:确定ECC密钥对,接收端利用ECC算法结合Henon映射生成ECC密钥对,并将ECC私钥保留在接收端,ECC公钥传递给发送端;
S2:确定AES密钥以及利用AES密钥获得待加密的数据帧的密文块,发送端利用复合混沌AES加密算法生成AES密钥以及利用AES密钥加密数据帧得到密文块;
S3:确定AES密钥的密钥块,发送端利用接收端传来的ECC公钥加密AES密钥得到密钥块;
S4:将步骤S2的密文块和步骤S3的密钥块一起发送至接收端;
所述解密步骤包括:
S5:确定AES密钥,接收端先利用ECC私钥解密密钥块得到AES密钥;
确定数据帧,利用AES密钥解密密文块,得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
进一步,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步骤1利用Henon映射生成ECC私钥,具体步骤如下:
S11:输入Henon映射初值(x0,y0),迭代次数n以及系统参数a,b;
利用下述式子进行迭代,达到迭代次数后,返回结果(xn,y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国网重庆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市区分公司;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国网重庆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市区分公司;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14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自动收放装置
- 下一篇:工程地质勘探用多钻头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