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跨链信息交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0360.9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8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沁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链接(深圳)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F21/60;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陈列生;覃业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链跨链 信息 交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区块链跨链信息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分布式节点来控制区块链系统中各种资产的私钥;S2,利用一个基于区块链协议的内置资产模板,根据跨链交易信息部署新的智能合约来创建出新的加密货币资产;S3,当一种已注册资产由原有链转移到跨链上时,跨链节点会为用户在已有合约中发放相应等值代币,确保了原有链资产在跨链上仍然可以相互交易流通;S4,将密钥分片并生成分布式密钥,然后通过节点来验证转人原链上指定账户的资产,从而达到分布式管理控制权的目的,本方案的跨链技术对零售商来说是完全行得通的,且可以利用区块链来解决信息孤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区块链跨链信息交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将区块链用于实际的人却很少。目前只有一小部分人将区块链技术用于身份验证,数据交互等实际场景。市场上P2P暴雷,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于区块链结合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迫切需求背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却没有规模化的呈现,主要是因为其存在一个壁垒——区块链信息孤岛问题。
现有的行业内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主要模式有很多,以太坊创始人V神最早在R3联盟发言时表明目前主流的跨链技术包括:公证人机制(Notary schemes);侧链/中继(Sidechains/relays);哈希锁定(Hash-locking);分布式私钥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key control)。但是每个技术都存在其缺点和薄弱环节,本方案通过其独有的技术逻辑,为“信息孤岛”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提出一种区块链跨链信息交互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块链跨链信息交互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区块链跨链信息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分布式节点来控制区块链系统中各种资产的私钥,将数字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进行分离使得对链上资产的控制权能安全地转移到非中心化系统中同时将原链上的资产映射到跨链中,实现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资产流通和价值转移;
S2,利用一个基于区块链协议的内置资产模板,根据跨链交易信息部署新的智能合约来创建出新的加密货币资产;
S3,当一种已注册资产由原有链转移到跨链上时,跨链节点会为用户在已有合约中发放相应等值代币,确保了原有链资产在跨链上仍然可以相互交易流通;
S4,将密钥分片并生成分布式密钥,然后通过节点来验证转人原链上指定账户的资产,从而达到分布式管理控制权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1通过分链技术形成一个若干分链,每一条分链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来做适度化定制,而分链之间通过VEP,可以交互信息和交换价值。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VEP拥有跨链验证协议,数据通信协议,资产交换协议以及奖罚机制相当于拥有了公证人机制,通过协议连接不同账本并实现它们之间的协同。该协议可以包容所有记账系统的差异性,打造统一的支付标准,创造统一的传输协议,其次每条分链独立存在,而通过VEP上的智能合约链接起来,其实现的模式也可以称得上是侧链技术了,侧链连接各种链,但其连接的区块链都可以独立存在,除此之外,VEP还包括了链的注册信息,网络身份,服务识别号,种子节点信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2跨链生态可以建立出一个仓储、物流、数字票据和企业征信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平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可以共享货物、仓储、物流和应收账款等信息,从而构建出一个信息完全打通的区块链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链接(深圳)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惠链接(深圳)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03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