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互联网配电系统中新能源可靠性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725.4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4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206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互联网 配电 系统 新能源 可靠性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互联网配电系统中新能源可靠性评价方法,属于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该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智能检测能源互联网连接的新能源并开始构建可靠性检测器;(2)可靠性检测器开始构建互联网模型;(3)实时检测新能源传输情况并进行数据反馈;(4)对各传输节点进行检测判断;(5)可靠性检测器接收各数据并对各新能源进行数据评价;(6)工作人员对各数据进行调用查看;本发明能够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能源互联网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方便工作人员记录相关数据,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节点出现异常传输的情况,避免意外发生,提高工作人员问题处理速率,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源互联网配电系统中新能源可靠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各国积极研究新能源技术,特别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竭,清洁环保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存在地理上分散、生产不连续、随机性、波动性和不可控等特点,传统电力网络的集中统一的管理方式,难于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要求,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方式是分布式的“就地收集,就地存储, 就地使用”,能源互联网可理解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2014年,中国提出了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长期战略,并以电力系统为核心试图主导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布局;因此,发明出一种能源互联网配电系统中新能源可靠性评价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110555620A公开了 一种能源互联网配电系统中新能源可靠性评价方法,该发明虽然能够有效准确的对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进行评价,但是无法将能源互联网各节点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不利于工作人员数据记录,降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此外,现有的能源互联网配电系统中新能源可靠性评价方法在节点出现传输异常的情况时,无法及时将异常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降低工作人员问题处理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源互联网配电系统中新能源可靠性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能源互联网配电系统中新能源可靠性评价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源互联网配电系统中新能源可靠性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智能检测能源互联网连接的新能源并开始构建可靠性检测器:对构成该能源网络的新能源进行检测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开始通过互联网抓取进行数据收集,并开始构建可靠性检测器;
(2)可靠性检测器开始构建互联网模型:可靠性检测器接收各节点信息,并开始构建该能源互联网模型,同时将个节点信息进行数据标注;
(3)实时检测新能源传输情况并进行数据反馈:新能源通过能量转换处理生成电能,并开始在能源互联网上进行传输,对新能源转换传输进行实时检测,并将其传输情况通过互联网模型进行数据反馈;
(4)对各传输节点进行检测判断:对各传输节点进行数据收集,并对其进行检测判断;
(5)可靠性检测器接收各数据并对各新能源进行数据评价:可靠性检测器接收各新能源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数据评价;
(6)工作人员对各数据进行调用查看:工作人员通过外部输入设备对各数据进行检索调用,并通过显示设备进行数据反馈,其中,外部输入设备具体为键盘、电子笔或触控屏中的一种,显示设备具体为CRT显示器、LCD显示器、LED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检测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该能源互联网传输的新能源按照风能、太阳能、水能以及海洋能进行分类,并分别标记为A、B、C、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7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