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用收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188.3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贵州 |
主分类号: | B65H23/195 | 分类号: | B65H23/195;B65H1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8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用收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用收卷装置,包括装置框,所述装置框的内侧底部对称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装置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贯穿装置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套设有收卷框,所述收卷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之间安装有平整装置,所述侧板靠近平整装置的一侧均匀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平整装置的内部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收卷框的外侧均匀安装有除皱装置,所述收卷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收卷框的一侧均匀安装有弹簧,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该一种纺织用收卷装置,解决了收卷布料时易造成布料产生褶皱的问题,提高了收卷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用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目前,收卷装置是纺织机械中最常见的装置。
例如中国专利CN110550487A提出了一种纺织机械用收卷设备,包括收卷机架,所述收卷机架顶端固定连接有除静电箱,所述除静电箱一侧布置有抚平辊,所述除静电箱内顶端固定连接有离子风机,所述除静电箱内部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压辊底端布置有牵引辊,所述牵引辊两端内部均布置有螺旋牵引带,且牵引辊两端的螺旋牵引带螺旋方向相反,所述除静电箱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收卷机架内部转动连接有张力调节辊,所述张力调节辊底端布置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两端均布置有活动块。能够有效的防止纺织布料在进行收卷时出现褶皱的现象,同时可以对纺织布料运动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不易发生偏移,从而提升设备对纺织布料的收卷效果。
该装置在对布料进行收卷时无法解决收卷布料易产生褶皱的问题,无法提高收卷装置的收卷效率,不能达到对收卷时布料表面的褶皱进行挤压的目的,无法保证布料的平整度,该装置结构单一,无除皱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用收卷装置,解决了该装置在对布料进行收卷时无法解决收卷布料易产生褶皱的问题,提高了收卷装置的实用性,达到了对收卷时布料表面的褶皱进行挤压目的,进一步提升了平整度,该装置使用方便,除皱效果明显,提高了纺织布料的美观度。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纺织用收卷装置,包括装置框,所述装置框的内侧底部对称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装置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贯穿装置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套设有收卷框,有效提高了布料收卷效率,省时且便于操作,效果显著,大大节省人工成本,所述收卷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之间安装有平整装置,所述侧板靠近平整装置的一侧均匀开设有矩形孔,所述收卷框的外侧均匀安装有除皱装置,所述收卷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收卷框的一侧均匀安装有弹簧,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曲形板,所述曲形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曲形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整装置包括平整框,所述平整框的一侧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平整框的内壁固定连接弹力拉绳,所述弹力拉绳远离平整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球,所述平整框的内部安装有弹性气囊,所述弹力拉绳靠近弹力球的一端贯穿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远离弹力球的一侧均匀连通有出气孔,气流将布料收卷时产生的褶皱吹平,解决了收卷布料时易造成布料产生褶皱的问题,提高了收卷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平整框的内壁对称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侧连接有弹性挤压板,所述弹性挤压板的一侧均匀安装有滚动框,达到了对收卷时布料表面的褶皱进行挤压目的,进一步提升了平整度,提高了布料收卷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贵州,未经李贵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