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距离输水干渠工程光伏发电及氢储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7052.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2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桂远乾;梁波;洪玮;林建雄;贺徽;刘亚青;刘登峰;荣雪宁;谌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2J3/28;H02S10/20;E02B5/00;E02B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距离 输水 干渠 工程 发电 氢储能 系统 | ||
一种长距离输水干渠工程光伏发电及氢储能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设置在沿渠道架设的位于渠道上方的支撑遮盖结构的顶面,光伏组件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布置在输水干渠闸站内,控制器具有多个输出回路,控制器输出直流电压后分别连接到直流转换器、逆变器、氢气电解槽;逆变器与供水泵连接,供水泵采用交流水泵,供水泵布置在干渠内;氢气电解槽与储氢罐连接;供水泵与氢气电解槽连接。本发明采用输水干渠上方布置的光伏发电、电解制氢,并采用输水干渠中的水提供制氢所需的水源,同时将光伏电源通过DC‑DC转换器提供闸站内所需的直流电源。本发明是利用输水干渠的独特条件,提供一种全闭环的,环保、经济光伏发电及氢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机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长距离输水干渠工程光伏发电及氢储能系统,是一种新的光伏发电及消纳方式,它适用于所有长距离输水干渠工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发电工程,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样会产生一定的投资成本。
现有输水渠道,在输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发,造成水资源浪费;在与大气接触过程中会受到粉尘等颗粒物的污染,使得水质变差。为此,有的输水工程会在渠道上方架设渠道支撑遮盖结构。对于长距离输水干渠工程,由于户外输水干渠在露天布置,渠道宽度可达几十米,长度也较长,因此具备大规模使用光伏发电的能力。若在该渠道支撑遮盖结构的顶部布置光伏板进行太阳能发电,可以利用光伏发电提供输水干渠闸站所需的电能,还可以解决光伏发电的占地问题,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光伏发电面临接入电网的问题,由于光伏发电的不可靠性,电网都要求光伏发电需要具备储能功能。传统的储能方案是设置化学储能电池,该方案的缺点:1.投资成本较高,电池的成本较高;2.对环境不友好,化学储能电池都会带来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除上述的储能方式外,可以采用其他储能方式。比如氢储能,即采用光伏发电,电解制氢,作为光伏发电的消纳方式,但是电解氢需要提供水源,而输水工程可以提供制氢所需的水源,因此本发明是利用输水干渠的独特条件,提供一种全闭环的,环保、经济光伏发电及氢储能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经济的长距离输水干渠工程光伏发电及氢储能系统,基于光伏发电的氢储能系统可以适用于长距离输水干渠工程,对能源的利用和存储具有重要意义,也进一步提升了输水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长距离输水干渠工程光伏发电及氢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在渠道上方架设的支撑遮盖结构的顶面,所述光伏组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布置在输水干渠闸站内,控制器具有多个输出回路,控制器输出直流电压后分别连接到直流转换器、逆变器、氢气电解槽;所述逆变器与供水泵连接,供水泵采用交流水泵,供水泵布置在干渠内;所述氢气电解槽与储氢罐连接;所述供水泵与氢气电解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组件和控制器、逆变器(4)、供水泵(5)、直流转换器之间均采用电缆连接;所述供水泵和氢气电解槽采用输水管路连接,氢气电解槽和储氢罐之间用输氢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转换器包括DC-DC 220V转换器、DC-DC 48V转换器,光伏电源通过直流转换器提供闸站内所需的直流电源。
所述DC-DC 220V转换器,采用直流-直流转换,将光伏发电的直流转换为直流负荷需要的控制用直流电压220V;
所述DC-DC 48V转换器,采用直流-直流转换,将光伏发电的直流转换为通信直流负荷需要的直流电压48V。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输出电压为直流220V~100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