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生态过程模型的林业碳计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4830.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9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蒋竹荣;陈流保;孙同高;曾银萍;黎恒荣;丘跃俊;杨新东;区卓贤;温益章;谭玉坤;丘鹏基;郭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翁源滃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州紫荆林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2;G06F30/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刘洁 |
地址: | 51269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态 过程 模型 林业 计量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基于生态过程模型的林业碳计量方法,涉及林业碳计量技术领域。该基于生态过程模型的林业碳计量方法,包括林业碳计量工作需要进行林业固碳分析,其中包括植被含碳、土壤含碳、人工种植林含碳、毁林以及退化林含碳、动植物残骸含碳、垃圾以及种植肥含碳等等。通过具备良好的生态过程模型建立,具备应用简单的评估模型把握总体趋势,具备合理高效的估算和预测陆地林业生态系统碳循环,此外进行碳计量工作时,其进行林业固碳分析,并针对固碳方式进行针对性计算数据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碳计量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生态过程模型的林业碳计量方法。
背景技术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驱动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与生态系统水、养分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已成为当今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合理高效的估算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揭示陆地碳循环变化的内在规律,科学家们相继开发了大量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期望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碳循环的过程机理。
目前,现有林业碳计量方法缺乏良好的生态过程模型建立,缺乏应用简单的评估模型把握总体趋势,缺乏合理高效的估算和预测陆地林业生态系统碳循环,此外进行碳计量工作时,其缺乏进行林业固碳分析,并针对固碳方式缺乏进行针对性计算数据收集。
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基于生态过程模型的林业碳计量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生态过程模型的林业碳计量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研究能够帮助林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的理解林业生态系统的变化,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首先构建林业生态系统量化模型,基于量化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应用简单的评估模型(如I nVEST等)把握大体趋势;
S2.应用简单的评估模型把握总体趋势,满足量化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需要,即林业系统耦合了复杂的气候因素和生态因素,难以明晰其具体的机理。相比于把握总体趋势,提高模型复杂度反而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林业系统存在很多自然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大量使用实地调查数据增加了模型建设成本,也不利于在不同区域的推广应用,简单评估模型能够大致判断当前政策的未来后果以指导实践;
S3.陆地林业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驱动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与生态系统水、养分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S4.为了合理高效的估算和预测陆地林业生态系统碳循环,揭示陆地林业碳循环变化的内在规律,可针对不同区域开发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探寻碳循环的过程机理,即可通过实地测量、模型模拟、同位素标记等方法,对陆地林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进行估算、模拟和预测;
S5.针对机理性强、适用性广、参数易本地化、可操作性强等的优点可使用Biome-BGC模型,Biome-BGC模型在陆地林业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模型数目众多、形式多样,不同的模型对不同的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有着不同的模拟能力。
优选的,所述林业碳计量工作需要进行林业固碳分析,其中包括植被含碳、土壤含碳、人工种植林含碳、毁林以及退化林含碳、动植物残骸含碳、垃圾以及种植肥含碳等等。
优选的,所述林业碳计量工作需要针对固碳方式进行针对性计算数据收集,根据IPCC土地利用分类进行土地分类,并进行针对性的固碳以及含碳量等数据的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翁源滃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州紫荆林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翁源滃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州紫荆林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料处理系统及其连接装置
- 下一篇:考虑需求侧资源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