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译码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4620.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0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程津骏;张华滋;李榕;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闫婷婷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译码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译码方法和装置,涉及编译码领域,以提升译码性能。通过将码字分解为i个子码;在P依次取遍i到2之间的整数时,重复执行:根据第P个子码的多个软信息,对第P个子码进行译码得到第P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根据第P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确定第P‑1个子码的多个软信息,从而得到第1个子码的多个软信息。根据第1个子码的多个软信息,得到第1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在第1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中,确定相关距离累加值最小的译码路径,将译码路径中每个子码的译码估计结果作为所述码字的译码估计结果;译码路径根据第P个子码至第1个子码中每个子码的软信息得到;相关距离累加值是译码路径的累加误差的度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编译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译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信道编码是无线通信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现在常用的信道编码通常大致可以分为经典代数码与现代编码。经典代数码,例如BCH\RS码等,码距较好,但缺乏低复杂度的译码算法。现代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现代编码,如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具有复杂度较低的译码算法,在码长较长时译码性能较好。但是,一旦码长缩短时,译码性能会大幅下降。
综上,上述信道译码方式具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译码方法和装置,以期提升译码的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译码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接收端执行,或者类似接收端功能的芯片执行。其中,接收端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该方法中,将码字分解为i个子码,码字是通过U-UV结构编码得到的,i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在P依次取遍i到2之间的任意整数时,重复执行如下处理,得到第1个子码的多个软信息:根据第P个子码的多个软信息,对第P个子码进行译码,得到第P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根据第P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确定第P-1个子码的多个软信息。然后根据第1个子码的多个软信息,对第1个子码进行译码,得到第1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在第1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中,确定相关距离累加值最小的译码路径,将译码路径中每个子码的译码估计结果作为码字的译码估计结果;其中,译码路径是根据第P个子码至第1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的软信息得到的;相关距离累加值是译码路径的累加误差的度量。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根据SCL算法对U-UV结构码进行译码,以降低译码的复杂度,并提升译码性能。并且随着SCL算法对应的列表的增大,获得的增益将会越大,译码性能也会逐渐逼近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第P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以及每个译码估计结果对应的软信息,确定第P个子码的每个译码估计结果所对应的相关距离;按照第P个子码的每个译码估计结果所对应的相关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前M个译码估计结果分别对应的软信息作为第P-1个子码的多个软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在每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中,选择相关距离较小的M个译码估计结果,可以防止随着译码的进行,译码估计结果呈指数型展开,降低译码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相关距离累加值可以是i个子码中每个子码的一个译码估计结果分别对应的相关距离进行累加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P个子码与第P-1个子码之间的一个相关距离累加值可以是根据第P个子码的第一软信息与对应的译码估计结果,以及第P-1个子码的第二软信息与对应的译码估计结果确定的;第P-1个子码的第二软信息可以是根据第P个子码的第一软信息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根据第P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和第P-1个子码的多个译码估计结果,更新第P个子码和第P-1个子码构成的U-UV结构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植入物连接部件松动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笔记本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