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复合管整管抗起泡性能的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4573.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5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黄贤滨;单广斌;杨珂;宋晓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9/08 | 分类号: | G01N19/08;G01N15/08;F17D1/04;F17D1/07;F17D3/01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马千会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复合管 整管抗 起泡 性能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复合管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复合管整管抗起泡性能的试验装置。一种测试复合管整管抗起泡性能的装置,主要由配气系统、试验液加注系统、测试系统组成;所述的配气系统、试验液加注系统分别与被测复合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与被测复合管道连接的压力测量装置。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模拟复合管整管在高温高压等复杂应用环境中的使用状态,相比于现有技术仅对复合管内层材料进行渗透性测试,试验结果更贴合实际,试验数据更有说服力。能够模拟复合管道突然泄压后,内衬层起泡、鼓包、分层等失效形式。对于试验中用到的有毒有害气体设置了气体回收装置,降低试验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管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复合管整管抗起泡性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管具有耐腐蚀、膨胀系数小、减磨耐磨、成本低、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是非常好的金属管代替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采油、采气、集输、注水、燃气输送等领域中。纤维增强复合管一般由外层保护层、中间增强层和聚合物内衬层组成。使用过程中,内层与输送介质接触,介质中的气体小分子在压差作用下,通过吸附、扩散等行为渗入管壁内部,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管壁内积聚的气体压力与输送介质压力相当,趋于平衡。当紧急停工或管道发生泄漏导致管道内部压力突然降低,管壁内积累的气体迅速膨胀,造成管道聚合物内层坍塌、内层与增强层以及增强层与外保护层之间分层,进而降低了管道承载能力,诱发管道破裂泄漏事故。
目前,专利文献WO2013143028A1、WO2012100630A1、CN101246095B、CN106644886A等公布了材料气体渗透率的测试装置及方法,但这些装置都是针对材料级的薄膜试样,无法进行整管测试,且测试条件一般为低压(小于0.2MPa压差)、低温(小于100℃),无法模拟复合管道实际运行工况和失效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以整管为测试对象、能够模拟复合管道实际运行工况和管道突然泄压后内衬层鼓包、分层等失效形式、用于测试复合管抗渗透性、评价复合管整管的抗起泡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试复合管整管抗起泡性能的装置,主要由配气系统、试验液加注系统、测试系统组成;所述的配气系统、试验液加注系统分别与被测复合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与被测复合管道连接的压力测量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配气系统包括试验气增压管路和空气供给管路,为实验测试系统提供所需气体介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试验气增压管路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气体介质瓶组、气体管路、气体增压泵;所述气体管路上设置阻火器、和控制气路通断、大小的受控组件、多种传感器。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配气系统还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送风机、排风机和气体检测仪。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气体介质瓶组通过两条支路与所述的气体增压泵连接,其中一条支路上设有配气罐;所述配气罐用于混合气体的混匀;另一条支路用于单组分气体的输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空气供给管路主要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通过气体管路与气体增压泵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试验液加注系统主要包括试验溶液桶、加液泵、流量计、液体管路;加液泵一端与试验溶液桶相连,另一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被测复合管。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恒温环境调节系统,所述恒温环境调节系统主要由水箱、电加热器组成,所述水箱通过管道与补水装置连接,水箱上设置与控制系统连接的远传液位计和远传温度计,所述被测复合管置于所述水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孤岛运行控制方法、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