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定跨导轨到轨输入差分输出的高速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4352.3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啸蔚;钱福悦;何乐年;奚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H03F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王琛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定 导轨 输入 输出 高速 可编程 增益 放大器 | ||
1.一种恒定跨导轨到轨输入差分输出的高速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包括7个可调节电阻阵列R1~R7、2个一级运放A1和A2以及差分输出的二级运放A3,其特征在于:A1的同相输入端接同相输入信号VIP,A1的输出端与R1的一端以及R2的一端相连,A1的反相输入端与R1的另一端以及R7的一端相连,R2的另一端与A3的反相输入端以及R3的一端相连,R3的另一端与A3的同相输出端相连以产生放大后的同相输出信号VOUTP,A2的同相输入端接反相输入信号VIN,A2的输出端与R4的一端以及R5的一端相连,A2的反相输入端与R4的另一端以及R7的另一端相连,R5的另一端与A3的同相输入端以及R6的一端相连,R6的另一端与A3的反相输出端相连以产生放大后的反相输出信号VOUTN;
所述一级运放A1和A2以及二级运放A3均包括有:
恒定跨导输入级,用于在轨到轨输入范围内实现恒定跨导;
增益放大级,通过折叠共源共栅结构对输入信号提供增益放大;
交叉耦合输出级,通过双Double-Push交叉耦合结构提供高线性度的轨到轨输出;
所述二级运放A3还包括共模反馈模块,其用于将交叉耦合输出级的输出电压钳位在预设值;
所述一级运放A1和A2中的交叉耦合输出级包含有一块Double-Push电路模块,二级运放A3中的交叉耦合输出级则包含差分形式的两块Double-Push电路模块,所述Double-Push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电容C以及18个开关管M11~M28,其中M12的源极与M14的源极、M15的源极、M20的源极、M22的源极以及M28的源极相连并接电源电压VDD,M12的栅极与M11的栅极以及电阻R的一端相连并接放大级的输出端口Z2、ZN2或ZP2,M12的漏极与M11的漏极、M13的漏极和栅极、M14的漏极和栅极、M25的源极以及M26的源极相连,M11的源极与M13的源极、M16的源极、M19的源极、M21的源极以及M27的源极相连并接电源地VSS,M15的栅极接放大级的输出端口Z1、ZN1或ZP1,M16的栅极接放大级的输出端口Z3、ZN3或ZP3,M15的源极与M18的源极相连,M17的源极与M16的源极相连,M17的漏极与M28的栅极以及M20的栅极和漏极相连,M22的栅极接同相偏置电压VBP1,M24的栅极接同相偏置电压VBP2,M23的栅极接反相偏置电压VBN2,M21的栅极接反相偏置电压VBN1,M22的漏极与M24的源极相连,M24的漏极与M17的栅极以及M25的栅极和漏极相连,M18的漏极与M27的栅极以及M19的栅极和漏极相连,M23的漏极与M18的栅极以及M26的栅极和漏极相连,M21的漏极与M23的源极相连,电阻R的另一端与电容C的一端相连,电容C的另一端与M28的漏极以及M27的漏极相连作为输出级的输出端,M11、M13、M15、M17、M19、M21、M23、M25以及M27为NMOS管,M12、M14、M16、M18、M20、M22、M24、M26以及M28为PMOS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电阻阵列R1~R7由多个开关电阻串联而成,所述开关电阻由高线性度开关SW和一电阻并联而成;R1与R4、R2与R5、R3与R6,其两两之间开关电阻的串联个数以及开关时序完全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3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