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浪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3730.6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曹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禺号新能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发电装置,包括壳体、悬挂体、内部支架和输出部,壳体设有封闭的内腔,悬挂体和内部支架设于内腔中,输出部设于壳体内,内部支架上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悬挂体上设有悬挂支撑部,当悬挂体在第一导轨引导下与壳体相对运动时,悬挂体能够带动悬挂支撑部沿第二导轨在壳体的宽度方向运动,并能够支撑悬挂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内腔封闭的壳体,能够防止壳体内的部件被水体腐蚀,提升使用寿命,通过在壳体和悬挂体之间设置第一导轨和悬挂支撑部,能确保悬挂体稳定可靠在壳体内运动,使得悬挂体的动能被存储在悬挂支撑部中,并使存储的动能持续地转化成输出部输出的扭矩,提高悬挂体对动能的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浪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现有的发电形式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火力发电又包括燃煤和燃油发电等,其缺点是成本高、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且为非再生资源;水力发电,建筑水坝投资大、时间长,影响生态平衡;核能发电投资大,放射性污染严重,废料储存难度大,成本高。
为此,人们不断地在探索和开发安全、清洁的而可再生的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70%,海洋的波浪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然而,人类对海洋波浪能的利用微乎其微,如果能利用波浪能,将解决现有能源枯竭、环境污染、投资大、成本高、占地面积多等问题。
但是,现有的波浪发电装置主要是将整个装置放置在水里,依靠波浪水体的运动驱动发电装置中发电部件运动,装置的内部部件大部分都浸没在水中,容易出现腐蚀和安全问题,大大的影响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波浪能发电装置在波浪升降的过程中,只能在波浪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才能将波浪的动能转化成电能,能量转化效率低。
因此,提供一种耐腐蚀、安全性高且具有较高能量转化效率的波浪发电装置,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波浪发电装置会出现腐蚀、使用寿命短、能量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发电装置,包括:壳体,设有封闭的内腔;悬挂体,设于内腔内,能够与壳体相对运动;内部支架,设于内腔中,用于支撑和引导悬挂体运动;输出部,至少部分设于壳体内,用于将悬挂体的动能转化成电能输出,其中,
内部支架上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沿内部支架的高度方向延伸,悬挂体上设有悬挂支撑部,悬挂支撑部沿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
当悬挂体在第一导轨引导下与壳体相对运动时,悬挂体能够带动悬挂支撑部沿第二导轨和壳体的宽度方向运动,并能够支撑悬挂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内腔封闭的壳体,并将悬挂体等部件设置在内腔中,能够防止内腔中的部件被水体腐蚀,安全性高,提升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在内部支架和悬挂体之间设置第一导轨和悬挂支撑部,不仅能够避免悬挂体与内部支架碰撞或者摩擦,确保悬挂体能够稳定可靠的在内部支架内与壳体相对运动,还能够使得悬挂体与壳体相对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被存储在悬挂支撑部中,并使得存储的动能持续地转化成输出部输出的扭矩,提高了悬挂体对动能的转化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高度方向上,在静止状态下,悬挂体处于第一导轨的中点位置,在运动状态下,悬挂体能够经过中点位置沿第一导轨上下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导轨包括双曲线滑轨,双曲线滑轨沿内部支架的高度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悬挂支撑部包括压板和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通过支撑架设于悬挂体的上方,压板设于弹性支撑件的两端,能够在悬挂体的带动下和第二导轨的作用下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压缩或放松弹性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禺号新能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禺号新能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3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