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芯电线发黑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3481.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8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何云平;张志敏;赵寻;林建清;丁俊旺;孙振振;袁志强;王志春;何智勇;张文远;张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亚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H01B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诗彬 |
地址: | 511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 发黑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线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芯电线发黑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芯电线完全浸没于水中一段时间;取出铜芯电线并放置于老化箱,设定合适的老化温度;待老化时间完成后取出铜芯电线观察铜芯是否变色。本发明提供的铜芯电线发黑检测方法,通过采用本方法进行检测,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铜芯电线的发黑情况,及时指导铜芯电线绝缘层的配方调整,而且操作步骤简单,使用的仪器均为常规设备,实施方便。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芯电线发黑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BVR\BV产品包括铜芯,铜芯的表面包覆有绝缘层,然而在常温情况下,绝缘层的析出物会对铜芯导体污染,且污染后变色,严重影响电线的质量。所以,在每款新电线生产前均需要对绝缘层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即检测铜芯的发黑情况,以判断是否需要对绝缘层的配方进行调整。然而,目前并没有一种较规范的检测方法。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规范化的检测方法,保证检测效率及监测的准确性,同时方便实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铜芯电线发黑检测方法,提高铜线发黑的检测效率及检测质量,方便实施,便于准确指导绝缘层配方的调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芯电线发黑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铜芯电线完全浸没于水中一段时间;
取出铜芯电线并放置于老化箱,设定合适的老化温度;
待老化时间完成后取出铜芯电线观察铜芯是否变色。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铜芯变色则需对电线绝缘层的配方进行调整,调整后再重复上述步骤。
优选地,将铜芯电线浸没于水中的时间为3-6分钟。
优选地,将铜芯电线浸没于水中的时间为5分钟。
优选地,铜芯电线放置与老化箱后老化箱的温度设置为40-45度。
优选地,铜芯电线在老化箱的老化时间为6-8天。
优选地,铜芯电线在老化箱的老化时间为7天。
优选地,铜芯电线在放置于老化箱前需将铜芯电线完全干燥。
优选地,铜芯电线完全浸没于水中时水的温度为常温。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铜芯电线发黑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本方法进行检测,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铜芯电线的发黑情况,及时指导铜芯电线绝缘层的配方调整,而且其操作步骤简单,使用的仪器均为常规设备,实施方便。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铜芯电线发黑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铜芯电线发黑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铜芯电线完全浸没于水中一段时间,为保证检测效果,水的温度应为常温,铜芯电线浸没于水中的时间为3-6分钟。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最佳地,铜芯电线浸没于水中的时间为5分钟;
取出铜芯电线并放置于老化箱,设定合适的老化温度。较佳地,老化箱的温度设置为40-45度,老化时间为6-8天。最佳的,其老化时间为7天。同时,在将铜芯电线放置于老化箱前需将铜芯电线完全干燥,避免铜芯电线上的水分影响老化箱的工作及老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亚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亚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3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大电路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光电互连的混合集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