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部三维模型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2452.2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家祯;陈福兴;刘兴云;李志阳;齐子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曹瑞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部 三维 模型 可视化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部三维模型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三维模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被测者在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面部三维模型和第二面部三维模型;第一面部三维模型和第二面部三维模型为三角面片格式;计算第一面部三维模型与第二面部三维模型中坐标点之间的距离;根据距离对第一面部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得到热力图模型;根据第一面部三维模型和第二面部三维模型分别计算三维等高线,得到第一等高线模型和第二等高线模型。通过本申请可以直观地展示面部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部三维模型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医疗美容行业,面部三维模型的精确测量、对比及可视化对评价治疗效果,并使患者直观的观察自身治疗前后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面部三维建模及测量方案中,主要是针对单个面部三维模型进行测量,以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面部的变化情况,如眼宽、鼻子高度、鼻梁角度等。
但是,数据的对比分析不能直观的使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且一些医疗美容项目只有一些微小的形变,数据可能根本无法体现出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面部三维模型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便直观地展示面部的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部三维模型可视化方法,包括:
获取被测者在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面部三维模型和第二面部三维模型;所述第一面部三维模型和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为三角面片格式;
计算所述第一面部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中坐标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对所述第一面部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得到热力图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面部三维模型和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分别计算三维等高线,得到第一等高线模型和第二等高线模型。
可选的,所述获取被测者在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面部三维模型和第二面部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被测者在所述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初始面部三维模型和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
计算所述第一初始面部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的姿态变换矩阵;
根据所述姿态变换矩阵将所述第一初始面部三维模型对齐到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得到所述第一面部三维模型。
可选的,所述计算所述第一初始面部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的姿态变换矩阵,包括:
以所述第一初始面部三维模型的鼻尖位置为球心,以预设半径对所述第一初始面部三维模型进行截取,得到所述第一初始面部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球体截取模型;
以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的鼻尖位置为球心,以所述预设半径对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进行截取,得到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二球体截取模型;
采用预设变换矩阵计算方法、以及所述第一球体截取模型和所述第二球体截取模型,计算获取所述姿态变换矩阵。
可选的,所述计算所述第一面部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中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面部三维模型中每个顶点的坐标,计算获取所述第一面部三维模型中每个顶点到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最近的三角面片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面部三维模型中每个顶点的坐标,计算获取所述第一面部三维模型中每个顶点到所述第二面部三维模型最近的三角面片的距离,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2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路音频混合方法及处理终端
- 下一篇:AI的图像识别方法及终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