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底板铣削颤振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2356.8 | 申请日: | 202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6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万敏;党学斌;张卫红;杨昀;麻继昌;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航空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119/0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铣削 预测 方法 | ||
1.一种薄底板铣削颤振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铣削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动力学状态方程为:
MW,CW,KW表示初始工件的质量,阻尼,刚度矩阵;和QW(t)表示工件在物理坐标下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向量;FW(t)表示作用在工件上的动态切削力;
步骤2:在薄底板铣削过程中,t时刻作用在工件上的动态切削力:
Ktra表示与切削力系数矩阵;g(φj(t,ap))表示切削状态函数,刀齿参与切削时其值为1,未参与切削时值为0;ap表示轴向切削深度;hj,d(t,ap)表示第j个刀齿产生的动态切屑厚度;N表示刀具刀齿数;κ(ap)表示刀具的轴向侵入角;
步骤3:将考虑刀具静态变形后第j个刀齿在t时刻的位移q(t,ap)表示为如下:
和表示t时刻不考虑刀具静态变形时第j个刀齿在X,Y,和Z方向的位移;和表示t时刻刀具静态变形引起的第j个刀齿在X,Y,和Z方向的位移的变化量;
步骤4:依据刀具变形的几何关系,求解t时刻刀具静态变形引起的第j个刀齿在X,Y,和Z方向的位移的变化量,具体表达形式如下:
γx和δx表示静态变形的角位移和挠度;lT表示刀具的悬伸长度;DT表示刀具的直径;R0表示刀具刀尖圆弧半径;
步骤5:依据步骤3和4得到在(t-T)时刻考虑刀具静态变形第j个刀齿在X,Y,和Z方向的位移后,求解相邻T周期刀具动态切屑厚度:
Δq(t,ap)相邻T周期刀具位移的变化量;q(t-T,ap)表示考虑刀具静态变形后第j个刀齿在t-T时刻的位移;和表示t-T时刻不考虑刀具静态变形时第j个刀齿在X,Y,和Z方向的位移;和表示相邻T周期刀具X,Y,和Z方向的位移的变化量;
步骤6:求解考虑静态变形后,刀具在t时刻产生的动态切屑厚度:
hj,d(t,ap)=(Δqx(t,ap)sinφj(t,ap)+Δqy(t,ap)cosφj(t,ap))sinκ(ap)-Δqz(t,ap)cosκ(ap)
φj(t,ap)表示t时刻刀具第j个刀齿的瞬时切入角;
步骤7:依据步骤2,5和6,考虑静态变形后,刀具在t时刻作用在工件上的切削力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具体表达形式如下:
Y2=[sinφj(t,ap) cosφj(t,ap) -cotκ(ap)]
步骤8:将步骤7中得到的切削力带入步骤1中的工件的动力学状态方程,依据稳定性预测的半离散方法得到薄底板铣削过程的稳定性叶瓣图。
2.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航空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航空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23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