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盘表面包装用同步切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9608.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正松;马正树;赵玉云;王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金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76 | 分类号: | H01F41/076;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吴向青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包装 同步 切割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盘表面包装用同步切割机构,包括加工台,加工台上设置有:放置槽,其用于限位线圈本体;涡盘,涡盘设置于放置槽中,涡盘上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设置有多组裁切机构,各组裁切机构的裁切刀抵接线圈本体的内壁面;裁切机构滑动连接于转动盘径向的同时通过滑动杆滑动于涡盘上开设的螺旋槽中。本发明提供的线盘表面包装用同步切割机构,让裁切机构同步旋转并扩张对线圈本体内侧的包装进行裁切,该装置确保了线圈本体的包装在裁切完后,还能对线圈上的线束起到束缚的作用,避免了线圈溃散而影响线圈送线,提高了线束加工的效率,并且一次可以对多个线圈本体进行裁切,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线束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线盘表面包装用同步切割机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线盘上的线束在安装端子前,需要将线盘上的线束进行等间距的切割,同时在线束切割前需要对线圈内圈的包装裁切使得线头露出,再将线圈放置于线盘上并将线头与送线机构相连接,送线机构启动后拉扯线头,在该步骤中,需要间歇的等长的输送线束,使得切割机构能切割出等间距的线束并将前后两端装上端子。
如公开号为CN110718824B,名称为《带有电路板的组合型线束生产线》,授权公开日为20201009的发明,其包括加工台、设置在加工台上的线束上料台、设置在加工台上的端子机以及端子机上的压接台,线束上料台上设置有驱动线束移动的多处上料辊,加工台上设置有裁线装置,裁线装置位于端子机一侧,加工台上开设有活动槽一,活动槽一中滑动安装有夹持台一,加工台上设置有驱动夹持台一沿活动槽一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加工台上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和夹持台一上均设置有线束夹爪,安装架上设置有驱动线束夹爪移动的驱动机构;裁线装置包括裁线台以及裁线台上的切刀组,裁线台、压接台以及安装架沿活动槽一依次设置;加工台一侧设置有中转台,中转台上设置有活动槽二,活动槽二中活动安装有夹持台二,中转台上设置有夹持台二水平移动的驱动件,夹持台二上同样设置有线束夹爪;中转台端部设置有焊接台,焊接台上设置有焊接枪,焊接台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焊接台远离中转台的一侧设置下料台,中转台上设置有驱动线束进入下料台的驱动辊。
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线圈在送线前内圈的包装是人工手动裁切的,无法确保裁切后的包装还能对线圈束缚,导致线圈溃散,影响送线机构送线,而现有技术中通常由人工将线圈包装完全拆除并缠绕于绕线盘上再进行放线,操作复杂,线束的加工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盘表面包装用同步切割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盘表面包装用同步切割机构,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放置槽,其用于限位线圈本体;涡盘,所述涡盘设置于放置槽中,所述涡盘上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多组裁切机构,各组所述裁切机构的裁切刀抵接所述线圈本体的内壁面;所述裁切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转动盘径向的同时通过滑动杆滑动于涡盘上开设的螺旋槽中;当所述转动盘转动时,所述裁切机构沿着螺旋槽旋转以实现在所述转动盘径向上的外移。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槽上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线圈本体使其限位于放置槽的中心处。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夹持块、移动块以及第一弹簧,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槽内壁上的矩形槽内,所述夹持块用于抵接所述线圈本体的外壁。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块的斜面上设置有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与所述线圈本体的外壁相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裁切机构包括与所述线圈本体轴向平行设置的裁切臂,所述裁切臂上设置有两个裁切片,两个所述裁切片分别对应所述线圈本体内壁的上下两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转动盘上的连接臂,所述裁切臂摆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臂上,所述裁切臂还通过弹性复位件连接所述连接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金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滁州金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缝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杨梅栲胶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