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机交互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9528.6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4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简仁贤;李冠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F16/33;G06F16/338;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机交互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1.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语音输入;
对所述人脸图像和语音输入分别进行处理,以获取用户面部情绪、用户语音情绪、用户文字情绪和语意意图;
根据所述用户面部情绪、用户语音情绪、用户文字情绪确认用户情绪;
根据所述用户情绪和语意意图生成回复文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人脸图像和语音输入分别进行处理,以获取用户面部情绪、用户语音情绪、用户文字情绪和语意意图,具体包括:
调用预设的面部情绪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用户面部情绪;
调用预设的语音特征提取模型提取所述语音输入的语音特征;
调用预设的语音情绪识别模型对所述语音特征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用户语音情绪;
调用预设的语音识别模型将所述语音输入转换为文本文字;
调用预设的文字情绪识别模型对所述文本文字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用户文字情绪;
调用预设的自然语言理解模型对所述文本文字进行处理,获取所述语意意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预设的面部情绪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用户面部情绪,具体包括:
所述面部情绪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对预设的各种面部情绪进行打分,其中,预设的面部情绪包括“中性”、“幸福”、“悲伤”、“惊讶”、“恐惧”、“厌恶”、“愤怒”、“轻蔑”、“困惑”;
将分值最高的面部情绪作为所述用户面部情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预设的语音情绪识别模型对所述语音特征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用户语音情绪,具体包括:
所述语音情绪识别模型对所述语音特征进行处理,对预设的各种语音情绪进行打分,其中,预设的语音情绪包括:“中性”、“愤怒”;
将分值最高的语音情绪作为所述用户语音情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预设的文字情绪识别模型对所述文本文字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用户文字情绪,具体包括:
所述文字情绪识别模型对所述文本文字进行处理,对预设的各种文字情绪进行打分,其中,预设的文字情绪包括:“中性”、“愤怒”、“幸福”、“悲伤”、“困惑”、“疲惫”、“焦虑”、“冷漠”;
将分值最高的文字情绪作为所述用户文字情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种面部情绪的分值取值范围为[0,1];
每种语音情绪的分值取值范围为[0,1];
每种文字情绪的分值取值范围为[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部情绪、用户语音情绪、用户文字情绪确认用户情绪,具体包括:
若用户面部情绪、用户语音情绪和用户文字情绪均为第一情绪,则将所述第一情绪作为所述用户情绪;或者,
若用户面部情绪、用户语音情绪和用户文字情绪中有两个是第二情绪、另一个是第三情绪,且所述第二情绪为“愤怒”、“幸福”或“悲伤”中的一种,则将所述第二情绪作为所述用户情绪;或者,
若用户面部情绪、用户语音情绪和用户文字情绪中有两个是第二情绪、另一个是第三情绪,且所述第二情绪为“中性”,则将所述第三情绪作为所述用户情绪;或者,
若用户面部情绪、用户语音情绪和用户文字情绪均不相同,且所述用户面部情绪不是“中性”,则将所述用户面部情绪作为所述用户情绪;或者,
若用户面部情绪、用户语音情绪和用户文字情绪均不相同,且所述用户面部情绪为“中性”,则比较所述用户语音情绪和用户文字情绪的分值大小,若所述用户语音情绪和用户文字情绪的分值大小相等,则将所述用户语音情绪作为所述用户情绪;若所述用户语音情绪和用户文字情绪的分值大小不同,将分值大的情绪作为所述用户情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5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