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内网络遥测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8840.3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04 | 分类号: | H04L43/04;H04L43/50;H04L47/12;H04L41/0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杨春香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遥测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内网络遥测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在转发带内遥测报文时,将获取的元数据信息以及待转发带内遥测报文的出端口标识对应的出端口带宽利用率和出端口丢包字节数写入该待转发带内网络遥测报文的元数据字段,并将待转发带内网络遥测报文发往下一跳设备。这样,带内网络遥测报文被写入的元数据信息与当前网络的实际情况相符,使得上层设备能借助带内网络遥测报文被写入的元数据信息对当前网络的运行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以降低网络设备在转发报文时出现拥堵或出错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带内网络遥测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NT(Network Telemetry,网络遥测)遥测技术实现了网络设备主动推送状态信息的能力,可以将目标对象的近距离测量值传输至远距离的测量站以实现远距离测量,因此,遥测技术被广泛用于解决传统网络监控手段无法解决“看不见”的问题,如时延、转发路径、缓存和丢包。
INT(In-band Network Telemetry,带内网络遥感)是一种遥测技术,用于解决转发路径和转发时延不可见的问题。报文到达作为首节点的INT设备,首节点在四层头部后插入INT头,元数据信息读取各元数据存储器的元数据信息并封装成MD(Meta Data,元数据),将MD插入到INT头部之后;作为中间节点的INT设备匹配到INT头部后,在INT头部后再插入一层MD;报文转发到作为尾节点的最后一跳INT设备,尾节点匹配INT头部后,再插入一层MD,并在报文外部封装一个IP头(ERSPAN),外层IP为监控服务器地址,这样INT报文便转发到监控服务器。
图1所示为INT设备读取各元数据信息的现有方式的示意图,INT设备从时间戳寄存器、设备标识(Device ID)寄存器、出入端口寄存器以及生存时间值寄存器分别读取元数据信息,然后封装为元数据写入INT报文。当时,由于INT设备的交换芯片读取芯片寄存器数量受到芯片固有能力的限制,因此目前交换芯片是从几个固定的芯片寄存器中取出元数据MD信息,大多数的INT设备因芯片寄存器读取数量受到限制,未将出端口信息作为需要写入INT报文MD的MD信息,监控服务器分析网络运行状况时,由于监测信息缺少了各级INT设备的出端口信息使得采集到的网络数据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这也就使得上层设备借助监测信息并不能全面地对当前网络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进而造成网络出现拥挤或出错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内网络遥测方法及设备,以降低网络拥塞或出错的概率。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内网络遥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各端口的端口标识及对应的出端口带宽利用率和出端口丢包字节数写入多个元数据寄存器的一个复用寄存器;
从所述多个元数据寄存器中获取元数据信息以及从所述复用寄存器读取根据待转发带内遥测报文的出端口标识对应的出端口带宽利用率和出端口丢包字节数;
将获取的所述元数据信息以及出端口带宽利用率和出端口丢包字节数写入所述待转发带内网络遥测报文的元数据字段;
将所述待转发带内网络遥测报文发往下一跳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内网络遥测设备,该设备包括:
写入模块,用于将各端口的端口标识及对应的出端口带宽利用率和出端口丢包字节数写入多个元数据寄存器的一个复用寄存器;
转发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元数据寄存器中获取元数据信息以及从所述复用寄存器读取根据待转发带内遥测报文的出端口标识对应的出端口带宽利用率和出端口丢包字节数;将获取的所述元数据信息以及出端口带宽利用率和出端口丢包字节数写入所述待转发带内网络遥测报文的元数据字段;将所述待转发带内网络遥测报文发往下一跳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8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