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含钛不锈钢钢坯次表皮夹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7580.8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文健;徐向东;方剑锋;梁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8 | 分类号: | C21C7/068;C21C7/10;C21C7/00;C22C38/28;C22C38/04;C22C38/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不锈钢 钢坯 表皮 夹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含钛不锈钢钢坯次表皮夹杂的方法,VOD冶炼时真空度在3mbar以内,炉渣碱度控制在1.6~2.5;入VOD炉时钢水温度温度控制在1630~1650℃,钢水中C含量控制在0.28%~0.35%,Si含量控制在0.1%以下;VOD深脱碳过程中吹氧末期搅拌量控制在300~500NL/min;VOD深脱碳结束后,钢水中Ti与N的含量的乘积在0.003以下;连铸拉速控制在1.0~1.5m/min,过热度控制在35±5℃;二冷阶段施加强电磁搅拌,铸坯中等轴晶比例不低于50%。优点是:有效减少钢坯次表皮夹杂,可以实现钢坯不研磨,减少研磨的加工成本及材料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含钛不锈钢钢坯次表皮夹杂的方法。
背景技术
400系含钛不锈钢作为不锈钢的重要分支,因其良好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及优良的焊接性能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其中409L作为含钛不锈钢的代表钢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排气管、冲压制品等行业。然而含钛不锈钢生产难度大,极易出现次表皮夹杂问题,导致酸洗后表面出现脱皮缺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目前国内外生产含钛不锈钢产品均需要增加钢坯热修磨,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含钛不锈钢钢坯次表皮夹杂的方法,通过改善钢坯次表皮夹杂及钢坯表面附碳问题,可以实现含钛不锈钢409L钢坯不研磨,减少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善含钛不锈钢钢坯次表皮夹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废钢+合金,通过电炉炼钢、AOD粗脱碳、VOD深脱碳三步法炼钢并在VOD结束后进行钛线及硅钙线处理;
VOD冶炼时真空度在3mbar以内,炉渣碱度控制在1.6~2.5;入VOD炉时钢水温度温度控制在1630~1650℃,钢水中C含量控制在0.28%~0.35%,Si含量控制在0.1%以下;
VOD深脱碳过程中吹氧末期搅拌量控制在300~500NL/min;
VOD深脱碳结束后,钢水中Ti与N的含量的乘积在0.003以下;
2)连铸拉速控制在1.0~1.5m/min,过热度控制在35±5℃;二冷阶段施加强电磁搅拌,电流1000~2000A,铸坯中等轴晶比例不低于50%。
步骤2)中,控制连铸浇铸粉游离碳含量≤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对VOD深脱碳进行有效控制实现钢水中Ti与N的含量的乘积在0.003以下,减少TiN夹杂的产生;控制游离碳含量能有效减少钢坯表面附碳。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钢坯次表皮夹杂,可以实现钢坯不研磨。减少研磨的加工成本及材料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冷轧后表面质量状况图。
图2是实施例2冷轧后表面质量状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炼钢均用废钢+合金,通过电炉炼钢、AOD粗脱碳、VOD深脱碳三步法炼钢并在VOD结束后进行钛线及硅钙线处理。
连铸拉速1~1.5m/min,二冷阶段施加强电磁搅拌,电流1000~2000A,铸坯中等轴晶比例不低于50%。
实施例1:
(1)化学成分:经过炼钢连铸后,409L不锈钢成分控制如表1:
表1实施例1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5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锁螺丝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飞行器壁面热流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