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7102.7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温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蓝火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8/14;B02C4/12;B02C4/30;B02C4/42;B02C4/28;B02C23/24;B02C23/20;F26B11/16;F26B23/04;F26B25/02;F26B2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郭永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本发明通过动力组件带动研磨辊运动,将落在研磨板的煤粉进行充分研磨,避免研磨死角,研磨效果大大提高。通过动力油缸带动平移杆上下运动,利用平移杆、横杆、传动杆等形成连杆结构,带动刮板向下运动与煤粉抵接,刮板随第二支杆围绕转筒中心轴线转动,刮板将煤粉刮平分布均匀,避免煤粉扎堆,影响研磨效果。通过干燥装置解决了现有研磨机构中,烘干和研磨同时进行,存在危险的问题;干燥装置通过第一油缸带动分散片转动,调节分散片与搅拌片A之间的夹角,从而保证煤粉与分散片充分接触。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敲击组件靠近过滤网,实现敲击组件沿X方向的水平往复运动,为敲击组件敲打振动过滤网做好准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煤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人类开发利用煤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用煤作为燃料,至今煤仍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我国煤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
煤粉是煤加工的重要产品,煤粉的制备需要经过破碎、研磨、干燥等过程,从而将原煤加工成粒度及水分含量均符合高炉喷煤要求的煤粉的工艺过程。煤粉细度、煤粉中的水分含量与燃烧密切相关,煤粉越细,越容易着火、燃烧完全;煤粉中的水分过高会使煤粉在炉内的着火困难,影响煤的流动性。现有的煤粉生产线包括研磨机构、分选机构、除尘装置、运输机构,煤粉生产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磨效果不好,不能对煤粉进行充分均匀研磨,存在研磨死角,且由于煤粉生产线采用热源提供的烟气对煤粉进行烘干,烘干和研磨同时进行,研磨煤粉时可能会产生火花,导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二是分选机构的细粉出料管极易堵塞,不能自动进行疏通,都需要人工进行自动疏通,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包括沿工序依次连接的研磨机构、分选装置、除尘装置、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机构用于研磨及干燥煤粉,研磨机构包括粉碎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粉碎装置连通的细磨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细磨装置连通的干燥装置;
所述分选装置包括选粉机本体,选粉机本体上部设有细粉出料管,选粉机本体底部设有进料口,选粉机本体下部设有粗粉出料管,安装在细粉出料管内的过滤网,安装在细粉出料管内的疏通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细磨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顶部的壳体,安装在底座顶部且位于壳体内的研磨板,安装在底座上的动力组件,安装在动力组件上且与研磨板抵接的一对研磨辊;
底座为中空结构;动力组件包括安装在底座内的固定架,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的第一轴,安装在固定架上且输出轴与第一轴连接的动力电机,安装在第一轴上的第一齿轮,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且顶部穿出底座的转筒,安装在转筒底部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安装在转筒顶部且分别位于转筒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关于转筒左右对称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的夹角为180°,安装在第一支杆上且位于第一支杆前方的第一过渡杆,安装在第二支杆上且位于第二支杆后方的第二过渡杆,第一过渡杆与第二过渡杆关于转筒中心对称,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过渡杆上且位于第一过渡杆靠近转筒一端的转轴A,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二过渡杆上且位于第二过渡靠近转筒一端的转轴B,转轴B与转轴A同轴设置;
两根研磨辊分别安装在转轴A、转轴B上,两根研磨辊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移动地安装在转筒内且两端穿出转筒的主平移杆,安装在底座内且伸缩杆与主平移杆连接的动力油缸,安装在第一支杆上的固定柱,移动地安装在固定柱内的主传动杆,安装在主传动杆底部且不过转筒中心轴线的刮板,与主传动杆顶部铰接的横杆,安装在第二支杆上的竖杆,一端与横杆铰接且另一端与竖杆铰接的第三支杆,第三支杆中心位置处通过球形铰链与主平移杆顶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蓝火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蓝火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1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