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6906.5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1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学山;赵耀;杨飘飘;龚叶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12 | 分类号: | H04L47/12;H04L47/26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王涛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文属于金融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适应于交换机,所述方法包括:当监测到第二节点产生拥塞通知CNP报文时,监测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持续产生所述CNP报文;若是,则判断待发送队列长度是否持续增加;若所述待发送队列长度持续增加,则控制所述交换机按照第一频率向第一节点发送所述CNP报文,以使所述第一节点调整向第二节点数据传输的速率;若所述待发送队列长度没有持续增加,则控制所述交换机按照第二频率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CNP报文,以使所述第一节点调整向第二节点数据传输的速率,所述第一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频率,本文能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文属于金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远程直接数据存储(Remote Direct Memory Acess,RDMA)技术为了减少网络传输中服务器端数据处理的延迟,允许客户端的应用程序直接远程读取和写入服务器端的内存。RDMA技术中在端节点的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s,NICs)上通过已注册的缓存直接收发数据,网络协议全部部署在NICs上,不需要经过主机的网络协议栈,这种方式显著减少了主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占有率和整体时延。
在实施RDMA技术后,数据中心(data center,DC)内部,各节点之间通过部署在网络中的交换机进行通信。比如多个源节点与一个目的节点通过交换机进行通信,如果交换机的出口资源不足(例如带宽不足),交换机向目的节点发送若干数据报文时会出现数据拥塞现象。如果不对数据拥塞现象加以控制,将造成数据丢包。现有技术采用显示拥塞通知(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ECN)机制避免网络发生数据拥塞。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只是考虑交换机端口队列长度,当其长度超过阈值就进行拥塞通知并进行降速处理,反而在一些偶发式的拥塞现象会出现过渡降速的处理,从而影响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因此如何提高对数据传输的准确调整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适应于交换机,所述方法包括:
当监测到第二节点产生拥塞通知CNP报文时,监测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持续产生所述CNP报文;
若是,则判断待发送队列长度是否持续增加;
若所述待发送队列长度持续增加,则控制所述交换机按照第一频率向第一节点发送所述CNP报文,以使所述第一节点调整向第二节点数据传输的速率;
若所述待发送队列长度没有持续增加,则控制所述交换机按照第二频率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CNP报文,以使所述第一节点调整向第二节点数据传输的速率,所述第一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待发送队列长度持续增加,则控制所述交换机按照第一频率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CNP报文,还包括:
若所述待发送队列长度持续增加,则判断所述待发送队列长度增加速度是否持续变大;
若待发送队列长度增加速度持续变大,则提高所述交换机中显式拥塞控制ECN标记阈值,所述ECN标记阈值用于判断所述交换机是否发生拥塞情况,当发生拥塞时所述交换机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ECN标记,以使所述第二节点生成并向所述交换机发送所述CNP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待发送队列长度持续增加,则控制所述交换机按照第一频率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CNP报文,还包括:
当所述待发送队列长度持续增加时,调整所述交换机中的ECN标记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