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型快充新能源车内连接电缆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6799.6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9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杰;王亮;徐静;周珊;毛贻国;郭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32;H01B7/42;H01B13/00;H01B13/14;H01B13/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会 |
地址: | 2142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新能源 连接 电缆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轻型快充新能源车内连接电缆及制备方法,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液冷通道、空心导体、绝缘、有机硅浸渍漆涂覆层和平滑铝护层,液冷通道内且沿空心导体长度方向设测温光纤,测温光纤贯通空心导体并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本发明的空心导体优选空心铝导体,是同截面铜导体质量的30%,比绞合的铝导体体积小,占用空间小,适合新能源汽车内安装敷设,满足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DC800A~1000A的快充需求,且通过设置测温光纤确保空心导体维持恒温60℃;大电流充电空心导体产生的热量可快速散发,充电完成后导体温升≤50℃;平滑铝护层满足1~30MHz时转移阻抗≤8mΩ/m,30~1000MHz时屏蔽衰减≥90Db。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快充新能源车内连接电缆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超级充电桩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平台运行电压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逐渐从理想变成现实,车内连接充电口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缆也应与充电桩与动力电池相匹配。该段连接缆通常通过增加导体截面提升载流量满足快充的要求。但是,铜芯电缆增加截面后,电缆自身重量及成本也将大幅增加;多股软铝导体增加截面后,自身体积增加明显,不适合车内敷设。在快速充电下,电缆导体易快速生热,且对周围电气产生电磁干扰。基于电缆自身重量、体积、成本、散热速率和屏蔽效果的考核,设计一款轻型快充新能源车内连接电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快充新能源车内连接电缆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轻型快充新能源车内连接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液冷通道、空心导体、绝缘、有机硅浸渍漆涂覆层和平滑铝护层,所述液冷通道内且沿空心导体长度方向设置测温光纤,测温光纤贯通空心导体并与外部控制器连接,通过测温光纤感应空心导体及端子接口处的温度并传送至外部控制器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控制冷却液在液冷通道内循环流动保证空心导体与端子接口维持恒温。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通道为外径8mm、内径6mm的辐照交联管,所述测温光纤设置在液冷通道的内、外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导体为空心铝导体,所述液冷通道穿入空心导体内部,液冷通道与液冷泵连接再连接外部控制器,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液冷泵启动并驱动冷却液在液冷通道内流动,实现空心导体的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导体的直径为16±0.5mm,不圆度≤5%。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的平均厚度1.3mm,最薄点厚度≥1.04mm,挤包绝缘后的电缆外径为18.6±0.3mm。
进一步的,所述平滑铝护层的标称厚度0.5mm,最薄点厚度≥0.48mm,挤包平滑铝护层后的电缆外径19.6±0.4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型快充新能源车内连接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空心导体
以φ15.0的杆料为胚料,挤压胚料,旋转时借助于摩擦力使胚料升温至400~500℃,推送至挤管式模具,挤出空心铝导体;
步骤二、挤包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