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泄油功能的尾管式井下电子压力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6389.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军安;薛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泽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34/06;E21B34/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志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8 | 代理人: | 侯峰;韩素兰 |
地址: | 710082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泄油 功能 尾管式 井下 电子 压力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泄油功能的尾管式井下电子压力计,包括外壳、压力检测组件、泄油组件、固定接头,所述外壳内设置固定接头,用于将外壳的内腔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外壳内腔的上半部分,用于感知地层压力的变化;所述泄油组件设置在外壳内腔的下半,用于在起油管管串时将油管内的井液完全泄漏到井内。本发明设置于施工管串尾部,地层压力测试完成后,可自动打开压力计上的阀门,起油管管串时油管内的井液可泄入井内,不会随油管带至地面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测试开发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泄油功能的尾管式井下电子压力计。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开采中,经常会进行一些地层压力测试以掌握地层动态信息,如井下关井测压、分层测压等,这类测试的施工均是采用油管将测试工具串以及井下电子计按预定的管串结构输送至预定深度完成测试,测试完成后再将油管以及工具串起出地面。井下电子计一般固定于专用的托筒或工具串接头上串接于下井油管中间,在拆卸油管时经常会遇到敲击的情况发生,造成压力计损坏,无法读取压力计记录数据造成测试失败,同时油管管串尾管底部是上一个丝堵,这样在起井时油管管串部分油管内部的井液无法完全泄入井内,就会随油管带至地面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泄油功能的尾管式井下电子压力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泄油功能的尾管式井下电子压力计,包括外壳、压力检测组件、泄油组件、固定接头,所述外壳内设置固定接头,用于将外壳的内腔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外壳内腔的上半部分,用于感知地层压力的变化;所述泄油组件设置在外壳内腔的下半,用于在起油管管串时将油管内的井液完全泄漏到井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电池组、电路板、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池组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接头上并且通过外壳上的导压孔与地层连通;所述电路板还通过贯穿固定接头的线路与泄油组件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路板上还焊接有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所述电路板根据按预定的工作制度采集记录并且周期性地向地面设备传送井液温度和井下压力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路板的外部设置有外护壳。
上述方案中,,所述泄油组包括活塞机构、阀芯、阀座、限位件,所述阀芯套设在活塞机构的输出端外部,并且位于活塞机构的输出端的限位凸台两侧分别设置限位件,用于通过活塞机构产生轴向位移解除限位件的限位,并且在解除限位件的限位后阀芯导通阀座上的过液通道;所述阀座通过平式油管管扣与油管连接端连接并且与阀芯配合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塞机构包括电子膨胀块、活塞缸、活塞、复位弹簧、滑动杆,所述电子膨胀块设置在固定接头的下端面上并且与压力检测组件的电路板连接,所述固定接头的下端面与活塞缸之间形成活塞腔,所述活塞设置在活塞缸内,所述滑动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与阀芯连接,所述滑动杆位于活塞缸内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
上述方案中,所述阀芯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压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上端面与压帽之间设置助力弹簧,所述凸台的下端面与限位件抵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件为挂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于施工管串尾部,地层压力测试完成后,可自动打开压力计上的阀门,起油管管串时油管内的井液可泄入井内,不会随油管带至地面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公开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泄油功能的尾管式井下电子压力计中过液通道为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泽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大泽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3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