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过热器抑制高温腐蚀的方法及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6197.0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卢占导;蒋忠生;顾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2 | 分类号: | F23G7/02;F23G5/50;F23G5/48;F23G5/46;F22B31/00;F22G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张忠波 |
地址: | 363107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高温 过热器 抑制 腐蚀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过热器抑制高温腐蚀的方法及控制系统,在炉膛的上部稀相区增加一路燃烬风,该燃烬风接至一次风机的出口冷风,从而增加炉膛密相区燃烧份额,降低焚烧炉炉膛出口的烟温。若焚烧炉炉膛出口的压力超出预设值,则减少引风机的风量,降低烟气的流速,增加燃料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增加燃料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以避免废渣未完全燃烧即很快被拉出炉膛至尾部烟道。增加二次风量,提高锅炉的床温至预设值;加强炉膛密相区扰动,以保证燃料能够在炉膛内得到充分燃烧。使高温过热器的入口烟温小于预设值,减少高温腐蚀量。区别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在原有的结构上改进,结构简单,降低改进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过热器抑制高温腐蚀的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向大容量高参数的发展,过热器存在严重的高温腐蚀问题。
现有的垃圾焚烧炉,采用高温高压设计,在外界负荷及轻渣处理需求比较高生产形势下,锅炉尾部烟道高过前烟温长期超温,导致高温过热器受热面受烟气高温氯离子产生严重的高温腐蚀。约使用1年时间就得被迫整组更换。
在如下文献中,还可以发现更多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关的信息:
在专利公开号为CN 111550758 A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大容量高参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包括焚烧炉、外置式空器预热系统、炉膛、水平烟道、蒸发器、过热系统、转向室和双向给水加热的省煤器;所述外置式空器预热系统将闪蒸罐的二次蒸汽和汽轮机的抽汽引入低压段管组,将锅筒饱和蒸汽的抽汽引入高压段管组,预热一次风进入焚烧炉炉排底部送入焚烧炉内,或预热二次风进入焚烧炉上部起扰动燃烧烟气作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水平烟道的入口处,所述水平烟道通过转向室和双向给水加热的省煤器连通。该发明可以在炉内抑制二噁英及氮氧化物的生成,优化了流场,有效控制了过热器的高温腐蚀和省煤器的低温腐蚀,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环保性能好。
在专利公开号为CN 110701620 A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针对炉排式垃圾焚烧炉喷水降温系统及其自动控制方法,本发明在焚烧炉出口左右侧墙和高温过热器入口左右侧墙分别同时设置热电偶。雾化水滴进入焚烧炉中与烟气混合汽化吸热,进而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根据实时反馈的温度大小,通过DCS逻辑运算,给出调节阀开度信号,对入炉喷水流量进行调节,当烟气温度降低到安全设定值后,立即关闭输水泵及阀门,压缩空气推动气缸活塞,将喷枪从炉内自动退出。该发明系统简单、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解决由于超温引起的受热面腐蚀、NOx超标等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解决高温过热器高温腐蚀问题的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过热器抑制高温腐蚀的方法及控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过热器抑制高温腐蚀的方法,焚烧炉用于焚烧造纸废渣,造纸废渣放入燃烧室燃烧,检测焚烧炉炉膛出口的压力,检测高温过热器的入口烟温,检测锅炉的床温,检测锅炉的负荷;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炉膛的上部稀相区增加一路燃烬风,该燃烬风接至一次风机的出口冷风,从而增加炉膛密相区燃烧份额,降低焚烧炉炉膛出口的烟温;
若焚烧炉炉膛出口的压力超出预设值,则减少引风机的风量,降低烟气的流速,增加燃料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增加二次风量,提高锅炉的床温至预设值,保持总风量不变,减小风门,增加二次风的风压;
降低高温过热器的入口烟温,使高温过热器的入口烟温小于预设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未经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