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证轮胎胎圈底部材料分布合理化的改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74702.8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杨大伟;刘明敏;孙传鹏;吴泓利;金钊;李宇兴;侯君言;高崧;张畔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30/48 | 分类号: | B29D30/48 |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 地址: | 11014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证 轮胎 底部 材料 分布 合理化 改善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轮胎部件生产领域,应用于胎胚成型工程,具体地而言为一种保证轮胎胎圈底部材料分布合理化的改善方法,包括:根据胎胚圈口部位材料分布,计算胎圈底部和胎圈横向材料厚度;比较胎圈底部和胎圈横向材料厚度与成品胎材料分布厚度理论值;计算胎圈底部和胎圈横向压缩率;判断胎圈底部和胎圈横向压缩率是否满足轮胎圈部设计尺寸要求;若满足,则确定扇形块曲线设计合理;若不满足,则重新设计扇形块曲线。保证成品胎胎圈部材料分布合理,避免出现胎圈子口显线大边等质量问题,同时也减少因胎圈底部存胶过多而导致的抽丝爆等质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部件生产领域,应用于胎胚成型工程,具体地而言为一种保证轮胎胎圈底部材料分布合理化的改善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是轿车、卡车等交通工具不可或缺的部件,这些交通工具的性能与轮胎的特性密切相关。轮胎部件中的胎圈部位承担把轮胎固定在轮辋上的作用,把来自车辆的驱动力、制动力和调节方向的旋转动力传达到地面,不仅有防止轮胎从轮辋上脱出的作用,而且补强胎侧部位刚性,承担胎体变形对轮胎的作用力,确保车辆的驱动、制动和操纵安全性,是轮胎使用安全的重要部件。
成型工程是将各种半成品部件组合的过程,轮胎的胎圈部材料除了钢丝圈外,还包括内衬层、胎侧耐磨胶、钢丝子口包布、胎体等。长期以来,胎圈底部、周向材料压缩比一直是被忽略的问题,但胎圈底部材料压缩情况直接影响着胎胚圈口直径,进而影响硫化装锅情况,会造成成品胎胎圈显线、子口大边等问题。胎圈周向材料压缩情况会影响影响胎胚圈口形状,造成钢丝圈与胎体之间存胶过多,轮胎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抽丝爆等质量问题。
因此,为保证胎圈底部、周向材料合理分布,完善现有工艺方法,对提升成品胎外观及内在质量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证轮胎胎圈底部材料分布合理化的改善方法,保证成品胎胎圈部材料分布合理,避免出现胎圈子口显线大边等质量问题,同时也减少因胎圈底部存胶过多而导致的抽丝爆等质量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证轮胎胎圈底部材料分布合理化的改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胎胚圈口部位材料分布,计算胎圈底部和胎圈横向材料厚度;
比较胎圈底部和胎圈横向材料厚度与成品胎材料分布厚度理论值,其中压缩率是胎胚胎圈底部和横向材料厚度与成品胎材料分布厚度理论值差值与成品胎材料分布厚度理论值的百分比;
计算胎圈底部和胎圈横向压缩率;
判断胎圈底部和胎圈横向压缩率是否满足轮胎圈部设计尺寸要求;
若满足,则确定扇形块曲线设计合理;
若不满足,则重新设计扇形块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胎胚圈口部位材料分布包括胎胚圈部各物料的定位点及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满足轮胎圈部设计尺寸要求包括胎圈底部和横向压缩率均在12-16%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胎胚圈部各物料包括钢丝圈、内衬层、胎侧、钢丝子口包布和胎体,所述厚度为各物料厚度测量值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胎胚圈口直径为511-512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成品胎子口大边、胎圈显线、钢丝圈与胎体之间存胶量多等病疵(图1(a)和图1(b)),结合轮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早期抽丝爆等问题,通过比对各规格轮胎胎圈部外轮廓曲线与直径尺寸(图2),确定出各规格合适的胎胚圈口直径,确保胎胚圈口直径与模具钢圈匹配,轮胎过程中装锅顺畅,不刮蹭胎圈子口部位,同时胎胚圈口与模具钢圈间隙量匹配,不发生胎圈子口显线、大边及子口窄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未经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设备工作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创新型线上教育产业赋能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