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水量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4618.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袁胜强;栗关裔;景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1C21/00;E02D27/16;E02D27/32;E02D3/12;E02D5/58;E02D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水量 土地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含水量软土地基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浅层固化步骤以及深层刚性桩体施工步骤,针对池塘、暗浜、河底等较深厚的高含水量软土路基段,通过浅层固化结合深层刚性桩体的方式,处置形成满足路基使用性能、控制工后沉降的复合地基,并系统地建立了规范化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体系,不仅能有效防沉降,而且可以避免现有针对高含水量软土的施工方法导致的需要大量的砂石材料、工期较长、形成大量高含水量工程弃土占用大量土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便捷性、实用性和节能环保的特点,将在道路工程领域产生巨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软土固化及路基处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含水量软土地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路桥建设规模逐年增加。在河湖水网密集区域,经常遇到浜塘、浅挖等较深厚的高含水量软土路段。目前常用工程措施是清淤换填及堆载预压等处理方式,处置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砂石材料,工期较长,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高含水量工程弃土,废弃建筑材料丢弃的过程中还将占用大量土地,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含水量软土地基施工方法,采用浅层固化结合深层刚性桩体复合地基的方法,能够针对目前道路工程中常见的池塘、暗浜、河底等较深厚的高含水量软土,采用浅层固化结合深层刚性桩体的形式,深层处理控制沉降并形成复合地基,用以解决目前针对高含水量软土的施工方法导致的需要大量的砂石材料、工期较长、形成大量高含水量工程弃土占用大量土地的技术问题,并能有效防沉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高含水量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浅层固化步骤,对高含水量软土地表进行浅层固化,形成地表硬壳层;以及深层刚性桩体施工步骤,在所述地表硬壳层上间隔设置多个深层刚性桩体,所述深层刚性桩体垂直于所述地表硬壳层并深入至高含水量软土地表下方的硬土层内;所述深层刚性桩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地表硬壳层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深层刚性桩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地表硬壳层的上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浅层固化步骤包括:地质探测步骤,对预铺设地表硬壳层区域的地质进行探测获取地质信息;确定地表硬壳层材质配比步骤,基于所述地质信息和工艺指标信息确定所述地表硬壳层的材质配比及设备参数;地表硬壳层现场试验步骤,在预铺设地表硬壳层区域选取试验段进行现场试搅和工艺性试验,结合现场复测技术指标,对所述地表硬壳层的材质配比及设备参数进行验证、反馈和调整;以及全面铺设地表硬壳层步骤,在预铺设地表硬壳层区域划分为多个连续的施工区块,在每一施工区块分别进行浅层固化形成所述地表硬壳层。
进一步地,所述浅层固化步骤中采用的施工设备为强力搅拌浅层固化系统,所述强力搅拌浅层固化系统包括强力搅拌头、挖掘机、固化材料供料系统、储料设备、干法粉剂设备、湿法浆剂设备及控制系统;所述强力搅拌浅层固化系统在进行浅层固化时,所述强力搅拌头的转速大于等于55r/min,其连接杆的悬臂长度大于等于3m;所述干法粉剂设备供料压力大于等于0.8MPa,所述干法粉剂设备进行干法施工的粉剂喷料速度大于等于110kg/min;所述湿法浆剂设备供料压力大于等于3MPa,所述湿法浆剂设备进行湿法施工的浆剂喷料速率大于等于90kg/min。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材料供料系统在每一施工区块进行浅层固化时还包括旋拌步骤,搅拌提升或下降的速率小于等于20s/m,每个搅拌位置上下旋拌喷搅次数大于等于2次;所述每一施工区块的边长小于等于5m,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施工区块间的复搅搭接宽度大于等于10cm。
进一步地,所述地表硬壳层的厚度范围为1-3m;所述地表硬壳层的承载比指标为对应深度的3%-8%,所述地表硬壳层的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等于0.15-0.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