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充充电方法、电池系统电路和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4059.9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0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寒;刘爽;彭杨茗;黄红波;倪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2 | 分类号: | B60L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充电 方法 电池 系统 电路 电动车 | ||
本发明涉及车载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充充电方法、电池系统电路和电动车,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快充枪插入插座模块后,获取第一电池模组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池模组的第二电压,其中,第一电池模组设置在第一电池支路中,第二电池模组设置在第二电池支路中;当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时,通过第一电池支路对第一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在检测到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差在预设压差范围内时,同时对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当第一电压不小于第二电压时,通过第二电池支路对第二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在检测到第二电压和第一电压之差在预设压差范围内时,同时对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进行充电。本发明提高充电效率,增强充电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充充电方法、电池系统电路和电动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的电池系统为新能源车辆提供动力和电量。行业内开始采用并联电池系统,但市场上的充电桩功率并未配套提升,导致充电时间过长,所以衍生出双枪充电模式。然而,双枪充电模式对并联电池系统充电时,使电池系统充不满就停止充电,引发了充电效率降低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快充充电方法、电池系统电路和电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能源的电池系统充电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新能源电池系统的充电效率,增强了电池系统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等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快充充电方法,应用于包含有电池系统电路的电动车,所述电池系统电路包括:电池模块和插座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的一端与所述插座模块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干路与所述插座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第一电池支路和第二电池支路,所述第一电池支路与所述第二电池支路并联,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快充枪插入所述插座模块后,获取第一电池模组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池模组的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支路中,所述第二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支路中;
当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池支路对所述第一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之差在预设压差范围内时,同时对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进行充电;
当所述第一电压不小于所述第二电压时,通过所述第二电池支路对所述第二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之差在所述预设压差范围内时,同时对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当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池支路对所述第一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时,闭合第一预充继电器、所述干路中的干路继电器和所述插座模块的快充继电器,对所述插座模块的容性负载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一预充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支路中;
在对所述插座模块的容性负载进行充电过程中,检测到第一主正继电器的电压不大于电压阈值时,断开所述第一预充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一主正继电器,对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充电,其中,所述第一主正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支路中。
优选的,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之差在预设压差范围内时,同时对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包括:
在对所述第一电池支路充电过程中,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之差在所述预设压差范围内,闭合第二预充继电器,其中,第二预充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支路中;
在闭合所述第二预充继电器后,检测到第二主正继电器的电压不大于所述电压阈值时,断开所述第二预充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主正继电器,对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一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其中,第二主正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支路中。
优选的,所述当所述第一电压不小于所述第二电压时,通过所述第二电池支路对所述第二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非开挖高精度探棒技术
- 下一篇:一种具有新型导热装置的功能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