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微波辐射致神经元突触损伤的靶标lncRNA:MSTRG.31953.1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3810.3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彭瑞云;朱睿卿;徐新萍;赵黎;张静;王浩宇;姚斌伟;董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Q1/6883;A61K31/7105;A61P2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丽婷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波 辐射 神经元 突触 损伤 靶标 lncrna mstrg 31953.1 | ||
本发明提出了用于微波辐射致神经元突触损伤的靶标lncRNA:MSTRG.31953.1,该靶标包括下列序列的至少之一:SEQ ID NO:1所示的RNA序列;或与SEQ ID NO:1所示的RNA序列具有至少70%同一性的RNA序列,或与SEQ ID NO:1所示的RNA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RNA序列,或与SEQ ID NO:1所示的RNA序列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RNA序列,或与SEQ ID NO:1所示的RNA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RNA序列,或与SEQ ID NO:1所示的RNA序列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RNA序列,或与SEQ ID NO:1所示的RNA序列具有至少99%同一性的RNA序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微波辐射致神经元突触损伤的靶标lncRNA:MSTRG.31953.1,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微波辐射致神经元突触损伤的靶标lncRNA:MSTRG.31953.1,lncRNA:MSTRG.31953.1作为微波辐射致神经元突触损伤的靶标的用途、检测微波辐射致神经元突触损伤的方法、筛选药物的方法、制备药物的用途及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微波技术广泛应用于通讯、军事、医疗、工业等方面,微波辐射损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微波是频率在300MHz至300GHz、波长在1mm至1m的电磁波,突触可塑性是指神经细胞间的连接,即突触连接强度可调节的特性,突触的形态和功能可发生较为持久的改变的特性或现象会随着自身活动的加强与减弱相应得到加强与减弱。现有研究发现微波辐射可导致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发生改变,继而对神经元的功能造成一定损伤,但具体损伤分子机制未明。lncRNA在哺乳动物大脑中大量存在且可能作为基因特异性表达的主要调节分子,同时还有研究表明在神经退行性病变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帕金森病(Alzheimer disease,PD)、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中均发现特定lncRNA表达水平出现异常,而微波辐射导致特定lncRNA表达改变从而对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产生损伤的研究尚未开展。因此,需要对lncRNA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找用于指示微波辐射致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损伤的靶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发明人采用微波辐射大鼠海马组织后,常规喂养6h后,提取大鼠的海马组织(n=4/组)总RNA,并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惊喜地发现lncRNA:MSTRG.31953.1为敏感的差异RNA,微波辐射后大鼠海马组织lncRNA:MSTRG.31953.1的含量相比于微波辐射前显著降低。
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波辐射致神经元突触损伤的靶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靶标,包括下列序列的至少之一:1)SEQ ID NO:1所示的RNA序列;2)与1)具有至少70%同一性的RNA序列,优选地,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RNA序列,优选地,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RNA序列,优选地,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RNA序列,优选地,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RNA序列,更优选地,具有至少99%同一性的RNA序列。所述lncRNA:MSTRG.31953.1的名称是使用StringTie软件按照顺序生成的,具体序列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形密封圈的老化试验装置及老化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灭弧室及罐式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