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工织物厚度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3300.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武宁;沈亚风;凌道杰;严仁荷;童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丽智能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工 织物 厚度 测定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土工织物厚度测定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上沿转盘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基准盘,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支架和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且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配重件、第二配重件、第三配重件以及仪表,第一配重件、第二配重件和第三配重件均沿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第一配重件处在基准盘转动路径的正上方,仪表的指针始终抵接在第一配重件上端,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升降件。单个样本检测完毕后,第一配重件、第二配重件和第三配重件又在升降件控制下与样本分离,驱动机构带动转盘转动,使得下一个待检测的样本移动到第一配重件下方,实现自动化测量,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优化检测流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工织物厚度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土工织物是指用合成纤维纺织或经胶结、热压针刺等无纺工艺制成的土木工程用卷材。土工织物具有隔离、过滤、防护等多种用途,而用途不同,对于土工织物的性能要求也不同。目前,在土工织物生产出来后需要对土工织物的性能进行检测,以确认是否能够满足性能要求。其中,土工织物的厚度就是一个需要进行检测的对象。
而对于土工织物的厚度的定义是土工织物在承受规定的压力下,其正反两面之间的距离。
公告号为CN2121798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工布厚度仪,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机体,机体上固定设置有基准盘,基准盘上设置有压脚,基准盘的上方设置有与机体相铰接的平衡杆,平衡杆上位于压脚的正上方开设有条形孔,机体上竖直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仪表,仪表的指针竖直向下穿过条形孔后与压脚的上端相抵接,机体上远离平衡杆的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平衡杆且与机体转动连接的偏心轮,平衡杆上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砝码盘,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压脚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压脚通过定位组件进行定位后,压脚的上端面与仪表的指针相抵触。
单个压脚、压脚加平衡杆、压脚加平衡杆再加砝码这三种压力均属于规定的压力,在检测过程中分别施加这三种不同的压力以分别检测土工布在不同压力下的相应厚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实际检测时,单个土工布样本的检测结果并不一定精准,往往需要设置多个样本,而由于每个样本都要模拟三种不同的压力情况,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频繁地操作上述的厚度仪,检测过程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优化对土工织物的厚度测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土工织物厚度测定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土工织物厚度测定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土工织物厚度测定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上沿转盘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土工织物的基准盘,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支架和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且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配重件、第二配重件、第三配重件以及仪表,所述第一配重件、第二配重件和第三配重件均活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第一配重件处在基准盘转动路径的正上方,所述仪表的指针始终抵接在第一配重件上端,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分别控制第一配重件、第二配重件和第三配重件升降的升降件,升降件控制第二配重件下降的过程中,第二配重件抵接第一配重件;升降件控制第三配重件下降的过程中,第三配重件抵接第二配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单个样本测量过程中,第一配重件、第二配重件和第三配重件在升降件的控制下依次施加压力在样本上,从而自动模拟出不同的压力情况,而单个样本检测完毕后,第一配重件、第二配重件和第三配重件又在升降件控制下与样本分离,驱动机构带动转盘转动,使得下一个待检测的样本移动到第一配重件下方,实现自动化测量,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优化检测流程。
可选的,所述升降件滑动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配重件、第二配重件和第三配重件上均设有抵接杆,三个抵接杆分别沿升降件的滑动方向依次支撑在升降件上,所述升降件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供第二配重件和第三配重件上的抵接杆穿设的通槽,所述抵接杆上均设置有导向面,所述驱动机构还用于驱动升降件的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丽智能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丽智能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